标签:
中国围甲韩国围棋联赛外援体育 |
分类: 围棋 |
首先韩国联赛在赛制上与中国围甲有很多不同,主要有7点:
1、韩国联赛所有的对局都在首尔的围棋电视台进行,虽有主客场制之名却无主客场制之实,实际相当于赛会制度;而中国的围甲大多数采取主客场制度,比赛分别在各队的主场进行,地点分布在各地,只有少数采取集中赛会制。围甲的这种赛制对各地的围棋的地区带动性作用好于韩国联赛,但中国面积远大于韩国,每周棋手奔波于各个赛场的舟车劳顿和交通费用是一个问题。
2、韩国联赛每场有5名棋手出场,比赛为5局3胜制,3-0或3-1分出胜负后,剩余比赛取消;中国围甲每场比赛队员固定为4人,设一主将和一名快棋手,4盘比赛同时进行(快棋下午开始),每轮比赛的胜局数计入成绩并可能对最后的名次产生直接影响。这样中国的围甲联赛每一名棋手的每一盘棋都可以说很关键,不会出现韩国联赛那种取消无效对局的情况。
3、韩国联赛没有升降级(无乙级联赛),分为常规赛和季后赛,常规赛前四名进入季后赛,这一点类似于美国的NBA;中国围甲分为两个单循环比赛,共22轮,按照22轮的分数决定成绩,没有季后赛。但中国围棋联赛除围甲外,还有围乙和围丙,形成了完整的升降级制度。
4、韩国联赛各队队员通过选秀产生,而且选秀是每年一度,也就是每年各队都可能是全新的阵容;中国围甲阵容基本固定,虽然有转会制度但是由于实际的规定限制,只有少数棋手可以自由转会,大多数主力棋手难于自由转会。
5、韩国各队主将固定,而且韩国联赛主将的胜于与一般队员的胜负价值同等;中国围甲的主将不固定,在比赛前一天的晚上在满足条件(段位最高、等级分最高或者有头衔)的棋手中确定,主将胜价值大于一般队员。中国围甲的派兵布阵也会对比赛结果产生变数,悬念效果强于韩国联赛。
6、韩国联赛各队队员对局费统一固定,而中国围甲则由各队自行确定;
7、韩国联赛奖项更丰富,设有MVP奖、多胜奖、连胜奖、新人奖、教练奖等5大奖项。中国围甲以前曾经有胜率奖,但建立主将制度后因对局级别的差异取消。
比较而言,韩国联赛因为没有升降级以及安排相对固定,所以相比中国围甲更重视商业性和娱乐性,而减弱了竞争性。中国围甲的实战练兵性能要搞过韩国联赛,韩国联赛中如果一名排名靠前的棋手如果联赛成绩不好,下届比赛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但中国围甲如果一只队伍降级,对其中的棋手影响很大。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李世石为什么宁愿放弃韩国联赛也要加入围甲。
韩国联赛目前禁止外国棋手参赛,尽管韩国棋院在2004年的时候曾经透露过可能会邀请中国棋手参赛,但事实上随着中国棋手在2005-2006年的强势爆发,中国棋手登录韩国联赛的说法似乎被刻意遗忘了。考虑到韩国棋院主办的比赛大多数都是由赞助商控制,因此更改赛制和范围很大程度上要遵循赞助商的意思,并不是韩国棋院能控制的。如果中国常、古、孔等高手参加韩国联赛,既取得好成绩又拿到大笔的报酬,何乐而不为?问题是韩国方面同样会看到其中的利弊,如果中国棋手通过参加韩国联赛,把韩国顶尖高手的棋路都完全摸透并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再给中国围棋连续带来多个世界冠军,这绝对不是韩国方面愿意看到的。
所以,韩国方面如果邀请中国棋手参加韩国联赛,在两种情况下可能最大:一是中国棋手去了不会对韩国成绩有大的影响,但是可以取得大的商业效果,就像当时中国围甲引入李昌镐一样。二是中国棋手中有极其突出的棋手,就好像大李全盛时期的压倒优势或者当时芮乃伟对韩国女棋手的压倒优势那样,引入这样的高手对韩国围棋发展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目前这两条都不适合,所以晴空认为中国棋手目前登录韩国联赛的可能至少在近3年内是微乎其微的。当然,我们也希望有关方面能够努力将中国棋手早日参加韩国联赛早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