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谈 |
看了一篇《博士后为什么甘愿被挂职“浪费”?》后,对赵志疆先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政府任职对博士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晴空个人的看法是,即使是读到了博士后,拥有了最高的学历(博士后应该不是一个学位的名称),但是在社会上并不一定占有响应的优势,而做官在目前的社会上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向,能以学历换官位,对政府能得名,对个人能得利,这大概就是赵先生问题的答案。
学士、硕士、博士或者博士后,只是代表学历的层次,而学历本身是不能和能力挂钩的。而且学位越高,应是范围越窄,就好象挖掘机的圆锥头一样,钻之越深,其面越小。人在社会上立足,不仅仅是靠智商,情商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做官,特别是做一个有为的官,不单要有广博的知识,更重要的要有良好分析判断能力,强有力的协调组织能力,出众的表达能力以及个人魅力。而博士后可以说明知识方面上应可以满足条件,但并不能说明其他方面也符合做官的要求。形象一些的比喻是博士后与官的交集可以确定的只有知识,其他部分因人而异。就好象一个官很难能有博士后的学问深度一样,一个博士后同样也很难有一个官员应该有的广度。
以前公司的介绍上经常会有以下的文字:“本公司现有博士XX名,硕士XX名,本科以上学历XX名,百分之XX以上具有大转以上学历”,同样的某政府机构的介绍上同样可以有:“本公司现有博士XX名,硕士XX名,本科以上学历XX名,百分之XX以上具有大转以上学历”。两者相比,可以看出我们的政府似乎已经按照公司的方式更改了标准。
以前听说过一个笑话,就是某美国的本科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回去读了硕士,但硕士毕业后同样找不到工作,因此回去读了博士,博士以后情况照旧,结果进入了博士后流动站,从一个站到另一个站,这一生没有进入社会,全部在博士后流动站内度过了。诚然如果博士后是做研究,那么一生在研究所或者博士后流动站内工作确实是合适的位置,但如果却是无法进入社会而采取的退避行为,就让人慨叹了。
博士后甘于被浪费,说明我们现行体制中对官(公务员)的录用标准把握仍然有不准确的地方,什么人可以当官,什么人应该当什么级别的官,随意性还是较大的。同时也说明高学历不一定有高位虚位以待,或者说明在目前的环境下能安心于研究所研究的高学历人员也呈现不稳定的状态。
如果所有的博士后都选择做官作为自己的选择,那说明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失败,也说明中国官位制度的失败。因为作为博士后的方向应该是发挥自己的学历优势去做学问,而不是靠学历去做官。
文章引用自:http://blog.sina.com.cn/u/4775b8a3010003tl
前一篇:祝各位小朋友六一儿童节快乐!
后一篇:也谈我的买房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