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感动瞬间艺术赏析朱哲琴dadawa雪山音乐节丽江 |

乐声已远,乐声仍近
雪山音乐节的演出结束了,那雪山底下的所有曾飘荡着的属于我也属于大家的旋律已然渐渐渺远,然而我却又分明觉得音乐的精灵仍然时时舞动于我的眼前,总是若有若无,时断时续的音符总隐浮于我的耳边。乐声已远,乐声仍近。
5日夜的演出在10点多开始。
走上演出台的那一刻,不知道是我的心静了,还是观众们安静,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便融化到了音乐里,不再听到任何声音,喜欢自己与音乐完全融合的感觉。最先的一首《伽南香娑罗树》,接下来的《不翼而飞》和《三托历》,都是新专辑《七日谈》中歌曲,我喜欢那些禅意的旋律,喜欢藉由自己的嗓音在升起的乐声中精神入定。在舞台上,在我的生活当中,音乐不是抽象的,而是具象的,是有生命的,甚至在我脑海当中,它们是有形象的,活生生的。当我演唱的时候,它们幻化作很多色彩、很多符号、很多情境,一一浮动在我的眼前,在舞台迷离的灯光底下,它们会成为一个个精灵,与我共同起舞。
常常在录音的时候可能因为设备场地的限制,因为歌词的限制,这一些感觉并不明显。而一旦我站到了舞台上,常常就会觉得一切限制不复存在,我是自由的,音乐也是自由的。我喜欢尝试这种即兴自由地发挥,没有表演,没有排练,让灵魂追随音乐,让音乐召引灵魂。在丽江,在千年亘古的雪山下,我感受到了自己的这种尝试引起了共鸣,在所有爱乐者的感动中,我也深深得体会到了来源于自己内心深处对于音乐的那份震颤与感动。
最后,在全新的编配的音乐中,重新演唱了12年前的歌曲《卓玛的卓玛》和《阿姐鼓》。清唱了很久前的一首参赛歌曲《丹顶鹤的故事》,这些旋律像我的老友,也像所有爱乐者的老友,在它们飘然而起的时候,总有一些熟悉的情愫在我们的心头萦绕,驻留,久久不会散去。
演出结束有几天了,与之前平常的每一个日子一样,总会有一些悠扬或者尚不为我知的音乐断章盘旋在耳边,也总有一种莫名的歌唱的冲动源自灵魂,这也许就是音乐之于我,是生活的基色,也是信仰的全部。
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音乐节结束之后,回想整个演出过程的时候,觉得还是有一点小小的缺憾,由于场地、乐器调试等等其他原因,现场演出比原定时间推迟了一点点,一些观众可能有了一些误解。
这里面原因是诸多方面的,但我想,任何原因都不能成为降低演出水准的借口,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是演出,我不希望在演唱上,在演出效果上有任何暇疵。
为了这次演出能够达到我所预期的效果,按照专业要求,一些乐器仅管运送有些困难,但全部都从云南运过来。音响师也是专门从香港赶来,演出之前,在酒店的多功能厅建了一个小舞台,进行一些基本的磨合与熟悉。所有的这一切,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将完美的纯音乐奉献在爱乐者的面前。
尽管时间有所延迟,但演出的效果达到了,当晚,无论是服装造型,还是十多名乐手的配合都几近完美,后来和乐队几首即兴合作的歌曲也非常默契,繁复而宏大的音场将整个四方听音笼罩其中。我想,如果不是之前认真的准备,仓促开始,那么这种效果是难以企及的。当然,在这样的音乐节中如何与举办方先期沟通好,减少换场安排时不必要的时间耽搁等等,这也是应该汲取的教训。
真正的纯音乐是追求完美的,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我庆幸自己性格中追求完美的这一部分与音乐要求的完美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