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呼吸:印度唢呐大师比什米拉罕(2)

(2007-03-03 18:12:08)

呼吸:印度唢呐大师比什米拉罕(2)    到瓦拉纳西那天中午在ISHFAQ的手上,注意到一张被嵌在塑胶磁带盒里的脸!我好象是第一次注意到他的形象,虽然很多个夜晚和黎明,我孤独地聆听过他。特别是在我真正意识到人生必然与孤独相伴的开头几年,直到我敝见孤独与生命并存时所能构成的伟大空间。我甚至不太能正确地说出他的名字,印度人民在他名字前面加上了世俗供奉的“大师” 二字:Ustad Bismillah Khan当之无愧!

 

5月的一天黄昏时分拍摄归来,在恒河宫门口朝圣河迈了十步,目光落在一个消瘦的青年脸上。我问他愿不愿意帮忙?他说可以!于是我们坐上了电动三轮。

 

“兔兔”在圣城街区横冲直撞,尘土飞扬。也不知道KAUFFMAN跟上没有。我默默地背诵:Bismillah Khan 只是想在见到他时亲切些。在一条街巷的拐角停下来,回身跑到刚经过的卖花摊,脑子里只跳跃出两种颜色:橙色,或者白。一桶等待着我的夜来香,数了九支,再上路。

    我们走了好远,从恒河圣洁的余晖走入瓦拉纳西城夜灯初上的穆斯林街区。找到他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在外屋的会客室墙壁上挂满了他的照片,在上面我看到:贾飞、香卡、周吉,尼赫努、、、、、、见过他的儿子、孙子,听他们说大师的往事,告诉他们我是他的听众,从中国来。最后这个九十岁的老人,相约第二天早上十点以后见面。第二天9点,收到秘书的电话说,比什米拉罕身体不适不便会面,我们留下了那束白色的夜来香和祝福。

    那个时候,我就知道,我错过了他。

我并未赶上比什米拉罕12岁的第一次登台;也未赶上他在1947年印度独立大典时的深情演奏;现在又永远地错过了他多年来在家所在贫民街区的大树下日落时聚众演奏的情景。

    可是我有幸曾跨越时空聆听到比什米拉罕的唢呐;有幸来到瓦拉纳西;有幸在瓦拉纳西城的穆斯林街区陋巷中感受这位贫民大师的生活土壤;有幸印证到在贫瘠和精神圣洁的交接点确能产生伟大而深厚的艺术。比什米拉罕的音乐从来没有以排山倒海之势袭击众生,而是以呼吸般的自由节律进入生命的肺腑。他是世界音乐疆域的一株奇芭,经由伊斯兰教义的启示、吠陀精神的渲染、与30公里邻近处佛陀的思想相对照。他的乐音已经跨过世纪的门落入尘世众生的心灵开花结果。

                                      --------DADAWA 2007农历初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