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寒汀书画作品辨伪

(2017-02-20 17:14:41)
标签:

365

      江寒汀书画作品辨伪

                                                                 黎展华(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                                                                                                                                                               http://s6/mw690/001lmxlUzy78VUw6Q3Hc5&690

                                                                       图一                                                                                http://s7/mw690/001lmxlUzy78VUACKGi46&690

                                                                      图二


江寒汀(19031963),江苏常熟虞山镇人。名上渔,字寒汀,画室称获舫,江苏常熟人。原名荻、庚元,笔名江鸿,石溪,号寒汀居士。海上著名花鸟画家、艺术教育家,与唐云、张大壮、陆抑非并称"海上四大花旦"。江寒汀能为四人之首自有其过人之处,他不但是在艺术上享有盛誉,为人的情义也有极高的口碑,故有“小孟尝”之称,画品、人品俱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上海分会理事;曾任上海市第二、三届政协委员;196326日在上海逝世,终年60岁;传世作品有《百卉册》、《百兽图》等,1960年应周恩来总理邀请为人民大会堂绘制的巨幅《红梅图》。

江寒汀擅长花鸟画,纵观宋、元名迹,悟其谨严、放纵之情,对双钩填彩,没骨写生,尤以描绘各类禽鸟著称于世。为了画好各类禽鸟,他经常去鸟市看鸟、买鸟,家中还喂养了多种灵禽异鸟,泼彩之余,观其态,听其鸣。经过数十年的朝夕细观默察,对禽鸟飞、鸣、食、宿的千姿百态了如指掌,故他笔下的百鸟形态各异、动静自如、生动形象,张大壮曾赞誉:“寒汀笔下鸟,天下到处飞”。

他的绘画内师传统,外师造化,广泛的从传统中吸取养料。他认真研究历代花鸟画家的技法,上溯宋元诸家,下至明清的陈白阳、徐渭、恽南田、金冬心、八大山人、新罗山人、尤其对任伯年、虚谷画艺潜心揣摩,系统研究,以致他临摹任伯年、虚谷作品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他的画上很少题诗,往往穷款。他说诗有穿越时空的现象,画往往做不到。让观画者自己慢慢品味,探寻主题。他的话与传统的“诗书画印”高度融合有所背离,但他的话又是有道理的,耐人寻味及深思。

 江寒汀的弟子众多,且多有成绩,可谓桃李满天下。如已故的孙悟音、乔木、蕉雨、江圣华等,仍活跃在画坛的有富华、杨正新、陈世中、房介复等,都是海上画坛花鸟画的佼佼者。他培养学生只问资质不问出身,他的学生中有店员、工人、学徒、手艺人和农民。对这些平平凡凡的老百姓,他不仅不计报酬,还给清贫的学生送笔送纸。在教育学生他总能做到因材施教。唐云、邵洛羊为《江寒汀画集序》中这样写道:“对中国画,江寒汀根基深厚,十八般武器娴熟,在教学中就显露出来,他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任颐的,虚谷的,林良的,吕纪的,甚至宋、元诸家的工笔花鸟画,都能当场动笔,一一示范,绘画技巧具有如此能耐,海上罕见。”

 图一图二均为署名江寒汀的花鸟画作品,图一画的是老梅翠竹绶带鸟,图二画的是桃花黄鹂鸟,较为突出的视觉形态不同的特征是:一只在回眸,一只在往前冲,落款一个是长款,一个是穷款,但两幅花鸟画的风格都有江寒汀明显的画风,到底图一图二哪一张才是真正的江寒汀作品呢?通过审视和比对,我们发现了图一的绶带鸟双脚立在枝桠上的重心比较准确,两条绶带鸟长长的尾巴十分的出彩和具有美感,有机平衡了画面的和谐和稳定外,还带来了与梅花和翠竹三度空间接壤的立体穿插,让画面有立体感,这幅作品,有出色的构思和构图,让我们看到了一只形象动态优雅的绶带鸟,在品味和观赏着梅花怒放的情节,画家高明的采用了“回眸”这一细节,凸显了内涵和诗意,恰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诗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样,不是直勾勾的看,采用回眸,令人隽永和耐人寻味,用拟人化的手段增添了花鸟画的诗情画意。然而图二画家所画的黄鹂鸟双脚在枝桠上所立的动态,除重心不稳外,黄鹂鸟对安排在面前显得有点堵的桃花分明有点不耐烦,情何以堪,一点欣赏的心情都没有了,倒像张嘴就去咬花的状态,鸟的眼神也不佳,有点凶巴巴的样子,画面气氛不够祥和,整幅画采用“十字构图缺乏美感,落款的位置不恰当,悬在了半空中,字体的功力也欠火候。

 

综上所述:图一是真,图二是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