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很少有过叛逆,很少有过我行我素.反而过了青春期很多年后,开始叛逆,开始自我.不是不听话,不是不孝顺,而是人的年龄增长后,属于自己的想法多了,听从少了,尤其是对自己的事情.
看见婷空间里的幸福与纠结,看见她家可爱的BABY,一切都已尘埃落定?!当年看见鲁迅先生自传,说他的第一次婚姻是为了母亲而婚,先生当时觉得只要母亲开心,爱情是可以培养的,结果是得不偿失的,母亲的开心是短暂的,朱安的落寞只有她自己知晓.
不理解写过无数抗争小说的先生,明知包办是旧时的陋习,为什么在自己终身大事上却全全没了小说里的激烈挣扎?因为中国人百行孝为先,甚至可以将忠孝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先生是人,无法背负不忠不孝,不仁不意的罪名.即便明白结局是悲剧,也要舍弃自我,保全母亲和家族的颜面.
从不像今天写字般激动,真想做个坏孩子,真想从小到大都做坏孩子.我的确是没为家里做出任何贡献,从前没有,现在也没有,从来都没有,是的,从来没有,我以为做个乖孩子就是贡献了,原来我想错了.我的同龄人都对自己的家庭做出无数贡献,而我却没有#$%#^$&$^&$%#@%#@$%原是我想错了,原来我一直都是个坏孩子.释然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