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照片里有外公的四个女儿,和他最小的孙女儿。照片拍摄于外公去世前的9个月。
貳零零玖年肆月肆日
星期陸
陰有小雨
印象中每年的清明節都是細雨霏霏的時節,忽然開始有了清明節的感傷。也許年齡大了,身邊逐漸消失的人開始變得多了,開始懂得思念和回憶了吧。一直在計畫,用文字記錄我所認識的每一個人,在磊砌的文字間碼著我們的情意,卻遲遲沒有開工建設這座情感的堡壘。害怕自己在磊造的過程中崩塌淚水,害怕一個人去回憶。孤獨、絕望不能重新再來的悔恨會让人崩潰,稍等,允許給自己一點點時間,一杯茶的時間來溫暖我的手,也許只有那樣我才會敲擊出一些有溫度的文字吧。
牧晨小伢是這樣描述著我們的外公:
我的外公是一個慈祥的老人
他很能幹
我家裏的小板凳
小桌子,小椅子
都是外公做的
外公很愛我
小時侯
他常常把我放進小推車裏
推著我出去散步
他的腿不好
卻依然要帶我出去玩
那時
我還小
不知道報答外公
外公也很會畫畫
他畫的小魚小蝦
很象很象
我都學不會
外公喜歡教我畫畫
畫那紅紅的中國結
畫那紫紫的葡萄
就是這樣的一個好外公
卻永遠的離開了我
外公
我真的好想你
外公
謝謝你對我的照顧
我永遠都不會忘記
外公
我想你
我真的好想你......
………………………………………………………………………………………………………
不和外公在一起真的很長時間了,一時間真不知從哪開始說起。嘬口茶,一點點流水的絮絮叨叨的回憶。從牧晨提到的那輛藍布小推車說起,小推車是阿偉的爸爸買給他的,我是女孩子在當時自然不會有那麼好的待遇,因為這個我那時認為外公也一定是喜歡阿偉多一點。這輛小推車裏坐過我,坐過阿偉,做過鵬鵬,當然家中最小的牧晨小伢也坐過,只不過輪到她時應該是一輛老爺級的推車了。外公的手很巧,能讓一輛兒童車保持十年都還能用,可見外公沒少花心思來保養。外公的手,能修車,也能紮紙燈籠,每到元宵節,我和小偉總能提著大院子裏最漂亮的鯉魚燈籠來炫耀。好像紮一個燈籠耗費的時間很多,而且隨著家裏孩子的增多,外公精力的有限,這個我和小偉兒時的待遇,後面的弟弟妹妹好像無福享用。記憶裏外公總能在院子裏載出無數花卉和盆景,甚至能親手做一些有樓臺亭閣的假山。漂亮的假山下麵有在水中游泳的“鴨子”,有浮在水上的水生植物,有在水中嬉戲的小魚。那滿園的葡萄藤,最初只是一隻不起眼的“棍子”,確在外公的悉心呵護下爬滿整個院子。外公會用一種很神奇的夾子夾蜈蚣,並且還將那條蜈蚣製成了藥酒。
小學畢業後,和外公的接觸開始變得很少。直到上大學時的某次寒假,回家看外公,才猛地發現,那個記憶裏高達魁梧的人開始變得老態龍鍾,外公家那些熟悉的小板凳小桌子變得搖搖晃晃,那些昨天好像還開的鮮豔的菊花,一瞬間都枯萎在牆角露出難看的灰白,那間熟悉的老屋,女兒出嫁後慢慢騰空的房間,讓我驀然認知曾經你認為的銅牆鐵壁,也會在時間面前變得黯然失色。那年寒假,外公穿著那件磨花了的皮衣給了我一個大紅包,嗆得我滿眼淚水。那年寒假後,每次回家我都會順道去看看外公,有一次我站在門外很久,看著他坐在小板凳上剝毛豆的背影,腦海裏瘋狂閃過小時候和小偉爭搶著幫外公幹活的情景,站了很久,想了很久,最終沒有進門……
至今,我都記得這幅畫面,所以我會常有錯覺,錯覺外公沒有離開,只是我們很久沒有說話……
Ps:
還有一位要在今天祭奠,不想說這個殘酷冰冷的詞,只是有些止不住的思念。那天從蕪湖奔到江寧也沒能見到你的最後一面,很遺憾。不過這樣也好,讓我始終記得我們分開的瞬間,讓時間停留在那裏,告訴自己我們只是多年未見。


愿你的家人、爱人一切都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