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bmiddle/001lmbacgy6PGKGwzQ70b&690
近日,湖南邵阳地产老板采购40台Smart小车做员工年终奖的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羡慕。该老板早在去年11月份,就预订了40台Smart硬顶激情版,官方指导价为13.8万元,全部为火焰黄。公司所有的员工,都将获得一台Smart,“刚来一个月的员工,甚至做饭的阿姨都有。”(据2月3日《长株潭报》)
近段时间,“豪华年终奖”及类似话题每每吸引眼球,引来惊叹和羡慕。从贵州某开发商在其楼盘堆砌一亿元现金为农民工发放工资,到东莞网络公司年会现场发放300多万现金给员工,再到上文邵阳市地产老板拿汽车做年终奖,老板们似乎是“奖”不惊人誓不休,定将员工的年终奖和工资发放变成舆论的年终“讲”。
利用一切法律许可的方式途径显示企业实力,展示老板正面的公共形象,留住人才,这是经营策略,笔者无权置喙。但是,当经营者纷纷拿员工工资福利的发放方式做文章,“奖”翁之意不在奖,而在“讲”,恐怕事情就偏离了工资福利的应有之义,产生种种弊端。
比如,及时给民工发工资,民工获取劳动报酬,这是用工者按照《劳动法》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但是,要民工集中到公开场合用箩筐挑现金,不仅有逼着民工充当企业的“群众演员”之嫌,还存在本可以避免的治安隐患。
再比如,邵阳市房地产老板给员工发汽车,统一整齐,气派豪华,但员工的个人情况、个体需求就可能被忽略了。有的员工暂时急需要的是钱而不是汽车,发放的汽车有可能变成了他们的一个负担;有的员工需要不同档次不同功能的用车,他们可能希望公司发放现金以便自由支配。原本可以更加人性化的福利发放,却因为企业自身的广告宣传目的打了折扣。
而就在各地“普大喜奔”发工资发奖金的当儿,全国总工会负责人2日在全总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富士康等一些企业长期违法安排劳动者长时间加班,致使部分劳动者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导致过劳死或自杀现象时有发生。该负责人说,从目前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现状看,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案件还大量存在。
高调发放工资奖金的企业是否存在上述现象和问题,笔者不敢贸然揣测,有待相关部门调查了解。但是,不管怎样,工资福利是员工劳动的应有报酬,而不是企业老板的赏赐和恩惠。企业管理者拿员工工资金奖吸引舆论的关注和炒作,往自己脸上贴金,其做法暗含他们有将自己与员工置于不平等地位的心态。如果是这样,他们在平时也未必能摆正劳资双方的关系。
从用工单位来讲,如果管理者在平时多给员工人性关怀,尊重员工的利益诉求,在管理机制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管理者更能得到员工的尊重与支持,企业也更能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相反,如果企业热衷于比拼年终的豪华福利和轰动效应,那么恐怕就只能以平时对员工的寒酸和苛刻为代价。
相关新闻链接:
http://hunan.voc.com.cn/article/201502/201502030816365481.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