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后宫游戏”毒害青少年

(2010-05-25 22:22:41)
标签:

后宫游戏

qq群

青少年

皇后

尔虞我诈

素质

教育

如今在高中女生中流行一种网上QQ群的后宫争斗游戏。这种游戏模仿后宫生活,别看只是一个五六十人的QQ群,但“后宫”里各色人等一应俱全,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宫规森严。游戏的方式就是通过勾心斗角从低层次的“宫女”上升到“皇后”。奇怪的是,不少家长因为孩子在这里可以“提升素质”而表示支持。(见5月24日《中国青年报》)

游戏可以怡情、益智、增识,也可能上瘾、丧志、流毒。特别是对于人格养成之初的青少年来说,选择怎样的游戏,需要慎之又慎。以为后宫游戏可以提升素质者,不是愚昧,就是无知。

鲁迅有言:翻看历史书,每一页密密麻麻的只写着两个字——吃人。而宫廷又是最为肮脏、残酷的人吃人所在。清朝赵翼在其《二十二史札记》评价说:“其意但贪帝王之尊,并无骨肉之爱。”道出了宫廷斗争的违背人性和人伦。后宫女性,上至皇后,下至普通嫔妃,无不是皇权、男权的牺牲品,她们被吃,同时也吃人。“要想成为地位更高的女人就要把别的女人踩在脚底下”是这个“后宫游戏”的宗旨,更是两千年后宫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这种游戏,只会宣扬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文化,培养喷污溅浊、逐臭争腥的心理。

今天的孩子们对于后宫知识的了解,主要“得益”于长久不衰的宫廷电视剧。曾有专家担心“这会影响中国女性人格”,担心现在的女性有“重新为奴婢、为妾室的心态”。这种担心不是空穴来风。近日,广州市妇联发布《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红皮书》,结果显示,59.2%的女大学生愿意嫁给“富二代”,理由是可少奋斗很多年。一些年轻女性为了追求物质享受,屈身于权力和大款,敢当“小三”,形成一股汹汹的社会浊流。与影视文化相比,后宫游戏参与性更强,对于孩子们的危害必将更甚。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参与这样的游戏可以“提升素质”,无非出于两种心态,一是“不懂”,二是“不惜”。所谓“不懂”,就是不懂得什么是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以为孩子在游戏中作几句“打油诗”,就可以提高写作水平;以为孩子在游戏中对“皇后”卑躬屈膝、对“弱小”颐指气使,就是学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礼仪。所谓“不惜”,就是基于“老实人吃亏”的认识,不惜拿孩子的前途作赌注,鼓励孩子学习“厚黑学”和“钻营术”,使孩子今后能“适应”社会。

这是在不知不觉地坑害孩子,也会对于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恶果。

(全文927字

相关新闻链接: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5/24/content_3245156.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