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牙防组专家,你们为什么不忏悔?

(2007-05-17 09:30:58)
    牙防组办公室目前已摘牌,而为牙防组募集资金的牙防基金会2005年度财务报告显示,该基金会的支出费用有诸多违规之处,该基金会用于工资福利及办公支出占了总支出的73.42%,这与《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的低于10%的要求,呈明显倒挂之势。(据5月16日《京华时报》)
    从去年3月开始,媒体对于牙防组的问题频频曝光,步步深入,从对上海律师陈江将牙防组诉至法院的报道,到宝洁等数家公司对牙防基金会捐赠的暴露,到牙防组与牙防基金会之间亲如手足关系的揭底,再到对牙防基金会存在财务违规的深挖,使牙防组和牙防基金会违规操作、以权敛财的真相逐步露出水面。
    而面对舆论的质疑,牙防组的负责人(同时也是牙病防治的权威专家)却态度强硬,步步为营。问题曝光之初,全国牙防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兼牙防基金会的秘书长,北大口腔医学院预防教研室主任张博学称牙防基金会接受企业捐赠都有严格的财务管理,“我们就是书呆子、教书匠”,“都是无私奉献的”;面对关于牙防组与牙防基金会关系的质问,张强调“基金会获得的资金支持牙防组进行公益的活动”;而现在对于基金会财务违规操作的事实,其负责人要么推诿塞责,要么三缄其口。
    原本应该低于基金会支出总额10%的工资福利和办公支出,实际上却占到了73.42%,可见大部分应该用于公益的资金却被牙防基金会工作人员揽进自己腰包或者用作他途。更严重的违法内幕还有待相关部门彻查,但是,仅目前暴露的事实已经足以证明牙防组和基金会的“书呆子”们远没有张博学所说的那么高尚清廉,其表现却叫人联想起某些贪官的嘴脸:调查之初,他们信誓旦旦,“以党性担保自己的清白”,而一旦受贿事实查明,则痛哭流涕地“忏悔”自己“忽视了对世界观的改造”。当然,就目前情形看,牙防组的专家们还可以推诿和沉默,还没有到需要“忏悔”的地步。
    可是,作为社会的精英,他们理应成为社会道德良知的守望者和传承者,早就应该忏悔,应该向被他们忽悠的13亿国人道歉,应该把牙防组和基金会所存在的更多问题以及他们个人的猫腻如实公诸于众,而不应该是在舆论的追逼下“挤牙膏”似的回避和抵赖。《知识分子论》的作者萨依德认为,“知识分子应以知识和自由为职责,运用智能,秉持独立判断及道德良知,不攀权附势,勇于表达自己意见,充当弱势者的喉舌。”遗憾的是,牙防组的专家们却放弃了职业操守和道德原则,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行政职权和知识话语权,打着公益的名义大捞小集团利益。
     如今,“专家”一词如同“小姐”一样,存在“堕落”的趋势,为此,每一个知识分子都应该坚守良知的底线,敢于担当,以实际行动为自己正名,也为全社会矗立起道德的脊梁和标杆。如果说某些“专家”可以以“学术观点不同”为自己辩护,而牙防组专家们的堕落则无关学术,纯属道德范畴,除了忏悔,他们找不到其他自我救赎的办法。
(彭联联)
相关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c/h/2007-05-16/015412995572.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