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都是医疗体制惹的祸

(2006-05-11 09:59:15)

近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在回答记者“为什么医生从天使变成了魔鬼”的提问时说:丑化医务人员的舆论,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安全,也影响到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的行为,希望媒体能够公正地对待医务人员(据5月11日《中国青年报》)。笔者认为,舆论并没有丑化医务人员的形象,因为媒体对当前医疗领域诸多阴暗面的报道都是实事求是的。如果我们留心患者在医院的遭遇和老百姓对医院和医生的不满,就不得不承认,医务人员道德水平的滑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

个别人道德败坏,有其个体的特殊原因。如果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出现普遍的道德滑坡,则只能说是体制使然。过去我国在城市实行公费医疗制度,在农村实行合作医疗体制,老百姓花少量的钱就可以看病,医生也不需要算计怎样从病人身上获得更多的利益。因此医务人员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白衣天使。医疗体制改革以来,政府对医院的投入没有增加甚至相对减少,医院必须从“市场”中获取利润才能生存发展,而政府部门对这一“市场”缺少合理的资源调配和严格的监督管理,导致“市场”混乱,使医务人员道德失衡。

首先,医务人员的职能错乱,增强了他们的逐利冲动。医务人员既要肩负起救死扶伤的公共职能,又要面对市场创收,有一些医院还层层下发创收指标。当这两项职能发生矛盾的时候,医务人员往往放弃纯粹利他行为的前者,而选择可以解决自身现实问题的后者。一些见死不救的悲剧即由此产生。

其次,医疗资源的短缺和分配不合理,使医务人员面临巨大的利益诱惑。我国的总体医疗投入仅为全世界医疗投入的2%,却要照顾占世界22%的人口的健康,而就是在这少得可怜的医疗投入中,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其中又有80%的资源集中在城市里的中心医院。资源有限而且高度集中,使得医院和医生成为“市场”的香饽饽,人们为了获取优质医疗资源,不得不采取种种非法的途经进行“抢购”,医生陷入利诱的“四面楚歌”中,大搞“资源寻租”。这也是医疗红包久禁不止的原因所在。

再次,政府部门的监管乏力,使得医疗腐败最终成为现实,医生的道德底线失守。面对客观存在的医疗“市场”,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明显滞后,其中既有法制不健全的问题,也有管理方式不当的问题。比如,医生拿医疗回扣,是一个很难控制的现象,相关部门即使查获,一般也不能以受贿罪论处,这是法制方面的漏洞;医生拿回扣的后果之一是医药费的虚高,而相同药品医院的价格比药店价格高出几十倍也没有相关部门的及时监控,这是政府部门管理能力不强所致。

医务人员的工作关系到广大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病人的生命,所以这一群体的道德问题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而成为社会的热点。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所要做的不是要求媒体掩饰问题,而是要探究问题的根源以迅速解决问题。(正文1103字)

(彭联联

 

文章引用自: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60511/0354684410.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