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大的演出  怀念马雁

(2011-01-04 10:27:10)
标签:

杂谈

年底年初,工作排得很满,每天都从早晨忙到深夜,累得都病了,但过得很充实。昨天因病休息了一天,正好晚上去看了〈让子弹飞〉,姜文、姜武、葛大爷的演技真没的说,是部好戏。 


开戏前用手机上了一下微博,收了一条私信,大意是在北大未名BBS上为前一天晚上我和王文林先生在北大百年讲堂参加跨年晚会时发生的一些小事吵得很历害,大家都在骂主办方,说想让我出来说明一下。我回家赶紧上网搜了一下,未名BBS是内网我上不去,外网上则有一些刚把自己学员挤兑进安定医院的某些社团的成员批着马甲大骂我或大骂北大,觉得这事是需要说明一下了。


我们北大毕业的学生,都对北大感情颇深,所以之前我欣然接受回北大参加新年晚会的邀请,并表示免费演出,但希望能给我的搭档王文林老先生发一些车马费,老先生大过年的还要熬那么晚不容易。北大的学弟学妹们同意了,但需要要王先生的身份证号码,我就用短信连号码带原名都发给她了。所以大屏幕上打出的是“徐亮(中文系九七级校友)王惠林”。这事根本就不算事,在演出中我们也并不知道身后的大屏幕上有字,所以称呼对方还是徐德亮、王文林。


我每次回北大演出都很激动,在当天11:00的时候还发了一条微博:


拖着病体录了一天的音,拉了一天,现在还在拉。晚上在全聚德金色大厅的演出非常成功。目下在北大百年讲堂参加新年联欢会。后台全是忙碌的人,象我上学的时候学校搞演出一样,有点混乱,但活力十足,激情四射。年轻啊!
2010-12-31 22:58 来自短信


演出前有学弟学妹们找我,说前边的时间有点儿长,我们是敲钟前最后一个节目,问我们演出的时间。我跟他们说:没关系,剩多少时间都成,我们能控制。保证在十二点之前下来。后来我们上台之前,说是7分钟。我说没问题。


我演的这段子是我自己写的〈爱之初体验〉的片断,本来也就五分钟左右,前边加一点和现场同学聊天的内容,7分钟下来我觉得没大问题。但现场的老师和同学们确实太欢迎了,数次大笑、鼓掌,我也很激动,就多说了几句,时间就不够了,我在台上,自己也不知道。主持人们要保证十二点准时敲钟,就一起上台来打断了我的演出。我反映过来是时间超了之后,挥手向台下的老师同学示意后鞠躬下台,也得到了热烈的掌声。


下来就后有人向我道谦,我说没事,我可能时间没掌握好。和王先生就走了。送他回家的路上,王先生还说:“这事你可别往心里去。”我说:“怎么会啊,都是我的师弟师妹嘛,有热情,而且一台校办晚会能水平这么高,多不容易。可能有的地方不会变通一点儿,不会圆融一点儿,可这也正是大学生的可爱之处。”


整个事情就是这样,无非算一点儿小事故而已,而且主要责任在我。我依然深爱着北大,虽然我毕业十年,北大也依然拿我当她的孩子。


北大的同仁们在毕业之后,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是佼佼者,而且对本校的师弟师妹都提携有加,在校的同学们都在关注着已经毕业的校友。

 

我希望你们能关注一下我的同系同专业的同学,中国这二十年来最好的女诗人之一:马雁。她刚刚在去年12月30日在上海闵行区所住宾馆因病意外辞世,把自己留在了上一个十年。


 

我们毕业十年,虽然已经不太年轻了,但还远远没到同学聚会时聊“咱们这届剩多少人活着”的时候。但在网上得知道马雁去世,我依然有隔世之感,泫然涕下。


我们中文九七文献,一共十来个人,马雁是其中最有才华、最具特色、最特立独行的人。我依然能记起和她大一时在昌平园刚见面的情形:她从楼梯上轻灵地跳下来,故意用浓浓的四川话叫我“老徐”。也依然对大三时我们去敦煌实习,她穿长裙、拖鞋上火车时的样子念念不忘。

 

整个社会已经忘了诗歌是什么的时候,她依然是一名优秀的诗人。所以,听说,她这些年,一直不太好。


学弟学妹们,这几天多读一读她的诗吧。她已经复命归真,如果北大人把她忘了,那将是诗歌的遗憾;如果北大人都不读诗了,那将是中国的悲哀。

北大的演出 <wbr> <wbr>怀念马雁

 

                                       愿你永远带着笑容,永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