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邬氏通讯【民间故事】旱龙潭与溪西庙的传说

(2022-12-19 06:05:58)
标签:

古镇

文化

西坞

邬氏

民间故事

分类: 邬氏通讯【民间故事】

旱龙潭与溪西庙的传说

    笔架山的北侧有个干潭,正好能容下一个人,潭底还有一个斜向的洞,此洞深不见底,据说直通东海。以前这个洞叫“周济潭”,自从溪西庙的故事后,就改叫旱龙潭了。

    笔架山下的庙后周村有一条枫溪,溪的西侧有一座庙,人称溪西庙,1973年被拆改为大会堂。这庙里的庙神姓周,名逸,号罗山,乃唐朝咸通年间的奉化县令。

    当时,笔架山山脚下散落着唐家、杨家、梁家、孙家、何家、陈家、俞家、任家、王家等十八个小村。

    有一年大旱,庄稼枯萎,田地龟裂。这十八姓人听闻笔架山龙王菩萨素有灵异,商量后决定祈龙求雨。当时请人扶乩,招来了附近几位龙王。但这几位龙王都说他们的降雨指标已用完,只有周济潭龙王还有一些雨,但必须要贵人去请。当时众人就想,我们平头百姓哪有什么贵人?县官老爷是朝廷命官,不就是贵人吗?于是便派了几个代表来到县衙,见过县令,说明来意。县令说:“如果我去请龙王,真的能求来甘霖,救得苍生,哪怕山高路远我也会去。”

    周县令为民所想,如约而至,不辞辛劳,赤脚爬上了笔架山,来到了周济潭。各村长辈早已等候迎接在现场,客套之后,便让周县令供起香烛,开始祭拜龙王,祈求降雨。龙王想,今天县官老爷亲自前来,一定有要事相商。而周县令心想,我从未见过龙王,这龙王究竟长得怎样?今我亲自前来求雨,总得让我一睹真容吧。于是,一边拜一边说:“龙王爷,我今来此为民求雨,乃一片真心,可否让我一睹尊神真容?”当时,龙王便现出两根龙须。县官老爷觉得不过瘾,一定要看下龙王的真容,于是又对龙王说:“龙王菩萨,让卑职一睹尊颜如何?”当时在场的人心想,古人说过“龙头出土三分水”,这凡人是见不得的。但县官老爷一定要见,也不便阻拦。龙王想,你一定要见那就让你看一下吧。于是,便把龙头甩了出来,这一下可不得了。龙头一出潭就带出三分水来,龙潭有些坡度,周县令在坡下,这涌出的洪水一下就把周县令冲下山来,周县令因惊吓过度而亡。

    后来村民找到周县令的遗体,停放于一间公共堂屋(后人称该地为停尸墩),并在附近的坟冢地为周县令拢了一座坟。坟碑上刻了密密麻麻的祭文,由于字多,字都刻得很小,显得与一般坟碑不同,村里一些年长的人也曾见过。

    周县令为民祈雨,以身殉之,民感其德。至宋朝,乡民立庙祀之,这就是溪西庙。

    再说周济潭龙王菩萨事后觉得有点愧对老百姓,后来就去了棠云马龙坑。如今棠云的显灵庙就供奉着周济潭的龙王,而笔架山的周济潭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水了,成了旱龙潭。

 

资料来源:笔架山的旱龙潭碑记,周慈品先生文章

文章整理:邬国势

邬氏通讯【民间故事】旱龙潭与溪西庙的传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