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邬德明
邬德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847
  • 关注人气: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邬氏通讯【历史长河】邬花楼的故事

(2022-12-19 04:03:10)
标签:

古镇

历史长河

邬氏

邬花楼

西坞

分类: 邬氏通讯【历史长河】

邬花楼的故事

北宋年间,西坞的笔架山下,迁来了一户人家,主人姓邬名恩,宁字辈,排行老三,当地人称邬宁三。据传宁三公是从江西南昌来到苏州,后来又从苏州来到鄞州,最后从鄞州来到笔架山北麓的黄龙山下定居。一路颠沛流离,至此终于结束了居无定所的生活,从此宁三公一家在黄龙山下繁衍生息,开枝散叶。

相传到了宁三公的第六世,家族中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此人名叫邬友直。他的父亲邬日珍、祖父邬仁矩、曾祖邬文政都是有才之士,只因世道不公,不想做官,故一直隐居于笔架山下,过着简单而清贫的生活。

友直公从小聪明懂事,性格严毅厚重,智谋过人,很有志向节操,区别于其他小孩。其父曾说此儿不类诸儿“起吾族者,此子也”。可惜,友直公还未成年,父母就相继去世。当时他有一个哥哥和四个弟弟,父母的离世让这一家子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幸好有族人的照顾,才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长大后,友直公与兄弟和睦相处,从不理会别人说的离间兄弟感情的话,对家产分配也不计较。他协助大哥努力经营家庭,并培养教育几个弟弟,使他们都成家立业,自己却过得非常艰难,甚至把床搭在灶间,也从无怨言。再后来,友直公有了自己的产业,且经营管理得法,慢慢发家致富,并经常资助兄弟及亲友。

靖康之难后,盗匪蜂起,经常打家劫舍,乡民不堪其扰。友直公组织乡勇,成立民团,守护一方平安,使西坞周边的几个村均免受盗贼侵扰,堪称防匪典范。地方把此事上奏朝廷,朝廷念其护乡有功,特候补武进校尉一职(明州录事参军)。友直公“虽拜敕命”,却一直没有出来做官,也从不以权势欺压乡里百姓。

友直公时常感叹有人居家就可以赚大钱,于是潜心探究生财之道,专注买田置房之事。不出几年,获利颇丰,成为当地首富,遂盖起了一百二十间精雕花楼。这邬家花楼枕山抱流,飞檐斗拱,因外观华美而闻名于乡里,乡人皆称此地为“邬花楼”,此村也因此而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据考证,当时邬花楼村口有座牌楼,访客至牌楼前,自然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主人的尊重。村东有洗马池、上马石、栓马柱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如今洗马池还有遗迹在。村里有映池,可供族人洗涤,现在村南,村民仍在使用。由此可见当时邬花楼的繁华程度。

友直公为人正直,宽厚待人,也非常有智慧,“里人有纷争之论,必取公一言以为决”。黄岩刘县丞是友直公的朋友,他说友直公平时小心谨慎,常以“举头三尺有神明”的道德准绳来约束自己。凡与友直公相处过的亲朋好友,都夸赞他是位德高望重的长者。

友直公非常注重后辈人才的培养,专辟馆舍作为学习场所,聘请在西坞游学的浙东名士“东莱先生”吕祖谦为私塾教师,在客厅的墙壁上亲书对联《无心庭院栽花柳,有意诗书教子孙以铭志。其实,吕祖谦先生来西坞游学时已考中进士,只是还没落实具体官职去上任,后来他官至直秘阁学士,成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他对友直公的评价很高,也非常敬佩友直公的为人,友直公对他的才学和为人也是十分赏识。多年的交往了解,使两人成了忘年之交,友直公去世后的墓志铭也是吕祖谦先生写的。

南宋淳熙年间,友直公长子邬必明高中进士,仕至浙江漕运使,且政绩突出。偶逢太上皇庆典,朝廷感念其父子功绩,恩封友直公为迪功郎。从此,友直公名声大噪,慕名而至的人终日不绝,可谓门庭若市,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友直公晚年得了风瘫,自知时日无多,就预先在钱岭岙(莼湖镇半亭村西侧)看好了墓地,并修筑了一座墓庐,叫清隐庵。那里环境幽秘,山泉清澈、群山环映,是一块风水宝地。第二年,友直公去世,享年七十一岁,墓地就在钱岭岙。

友直公有三个儿子,长子必明,次子必达,三子必显,还有一个女儿,嫁给了本乡进士刘敦。友直公香火旺盛,他有十个孙子,分别是兴宗、嗣宗、起宗、光宗、朝宗、元宗、蔚宗、道宗、儒宗、超宗,另外还有九个孙女。从此,“邬花楼”人丁兴旺,文风蔚然,在西坞无人不知。

又过了将近二百年,时光到了元朝末年。传说邬花楼有一户人家因操办婚事在村里搭台唱大戏,全村人都去看戏了。那夜突然刮起了大风,新郎家的花烛因大风倾倒,触及窗帘等可燃物引起火灾。等看戏的村民反应过来,大火已无法控制,眼睁睁看着这一百二十间花楼付之一炬。据说这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把昔日繁华的邬花楼建筑群一下子化为一片废墟。族人四处投亲靠友,大多散居于附近的杨四岙、石桥、下坞等村,目前这几个村八成村民都姓邬,是西坞区域内最典型的邬家村。

现在的邬花楼自然村虽沿用原来的村名,但早已没有了原住民,几户姓邬的人也是后来由西坞及周边村庄的村民迁入的。其实,邬花楼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挖掘。

 

作者:邬国势  邬德明

邬氏通讯【历史长河】邬花楼的故事

邬氏通讯【历史长河】邬花楼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