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365(2021/10/12):独自一人的一个周日(之三)

标签:
365杂谈 |
分类: 日记 |
书接前文,上回说到为了消化食儿要去遛遛弯了。就又拎上我那三个西红柿,前往家附近的那处森林公园。还没到公园,还在路上,我竟然对这三个西红柿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情愫(恐怕跟它们一直坠在我的手腕上不无关系):我一直承受着它们身体全部的重量,由此我们之间仿佛产生了一种亲密的连接。它们先是被我精挑细选地看中,再陪我去咖啡店呆了两个来小时。它们虽然被放在塑料袋里,但也一定闻到了咖啡的香味、听到了里面放着的各种类型的音乐(比我听到的还多,我一直塞着耳机听别的音乐来着),在一旁乖乖地等着我把书看完。不知道它们是不是很享受这个过程呢?如果我是喝完咖啡、遛完弯再去买,一来是有可能根本买不到了,二来更有可能的是,买到的也将不是它们三个了。
现在,它们三个又将陪着我去逛公园,再一路跟我回家——可是一回了家,我就将把它们洗白白后,几刀下去先把它们大卸八块儿、再下油锅!一想到这,我竟然有些不忍心吃它们了……可转念一想,我吃了它们,它们就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我的身体里的细胞将因为它们的加入而充满活力,我们往后就融为一体了!于是我又开心起来。
家附近的这处森林公园,规模本不算小,但分东、西两个部分,中间被一条人为后修的大马路隔开了。如果不是那条马路,它应该就是囫囵个儿的一大片森林了。之前经常,不,是一直,去的是东侧公园,感觉东边的这部分公园,面积上相对要大一些,人为修建的景观也多一些。全部一大圈走下来,得一小时。这次也不例外,因为我脑子里一想去公园,就只是特定的东侧这部分公园。可这次,由于正好从咖啡店出来时,就在西边的人行便道上走,一直没等到合适的红绿灯过马路。直到过了三四个灯,我仍然还走在西侧的便道上,直到看到了西侧的森林公园入口。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般地意识到,我为何不能尝试下进去西边的公园看看呢,之前只是因为一条马路之隔就从未涉足,这难道不像井底之蛙一样固步自封嘛。
别看是大中午的,又正是饭点儿,光门口一带就看出,还真有不少人!他们也都吃撑了不成?其实主要是还小朋友和陪护的家长居多。此时,日头依旧很大,风势却小了很多,天空主要是蓝色的,间隔地平铺着白云几朵。进到西侧公园内部之后,直接的感觉是,这里的确是不如东边的大,但各处分布着供人们运动健身用的那种固定的黄蓝色搭配的器械,的确是个锻炼身体的好所在。就算天虽然越来越冷了吧,但树啊、草啊的,主要颜色还是绿的,只在最外边的轮廓上开始有些泛黄,就不禁让人以为,尽管到了深秋,万物还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啊。
我还是边拎着我的三个西红柿,边听着单田芳的《童林传》,边沿着红色的橡胶跑道遛跶,已经听到童林初会侯二侠那段了——是的,袁阔成老先生的《三国演义》我前不久终于给听完了,本打算就此打住、悬崖勒马,抖擞精神重新回归西方摇滚乐,但无奈机缘巧合之下,又听上了单田芳老先生的《童林传》,结果又一发不可收拾了——难道真的是我老了?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非书即戏”?不服老不行了?
就不由地想起、并理解了当年我的爷爷。说来话有点长:我初识我爷爷的时候,他少说也得有60多岁了(比我现在还老出二十多岁呢可也!)。他总是在下午的时候,边鼓捣着院子里永远也鼓捣不完的活计,边津津有味地听着收音机里永远也播不完的哇啦哇啦的评书。他几乎从不理我,我像个小狗儿似的跟在他脚边,他都顾不上嫌我碍事儿。搞不好要是他不小心踩我一脚,我“吱儿”地一声叫出来,他都不会有什么反应,他一心都扑在他的活计和评书上边了。仿佛在那段时间里,他的世界里只有书中的人物和故事,他手里拿着的也不再是什么修整果树枝叶的小锯条,而是一把所向披靡的倚天屠龙刀!
至于当时爷爷听的是哪出儿评书,现在就算是对我进行一番严刑拷打我也是全然想不起来的,除非给我个时光机我穿越回去再听一次。我唯一有印象的就是,隔着收音机,年幼的我都能感受里面说书人的激情澎湃和口沫横飞。那时的我当真是个小狗子一样,还听不懂人类的语言似的。或许我现在喜欢上了听评书,保不齐就是从我爷爷那遗传来的——而且还是隔辈遗传,我爸现在也已经60多岁了,据我看来,他就毫无这方面喜好。
从评书一说到爷爷,我刚刚又想起一件事,那件事始终以疼痛的形式一直伴随着我。那是我稍微大些了,至少有小学五六年级了吧。那年的春节,我跟着全家人去探望只身一人跑去唐山的某处工地当建材看护员的爷爷——只记得当天爷爷穿着个军大衣,就在一个小破屋里,只有着最简单的生活必须品。虽然有个小炉子,可每个人说话和喘气时,还都像神仙似的口吐白雾。见他的孩子们都来看他了,爷爷还是显得挺高兴。
也不记得陪爷爷呆了多久,反正就是后来我们从爷爷的小屋出来了,往院外走的路上,由于刚下过雪,我没注意到工地院子里雪下藏着的钢筋,一下就被绊倒了,结结实实地就拍钢筋上了,还是肚子着地……给我给疼得呀,眼泪当时就下来了。但也只能记得,摔到肚子的疼跟摔着胳膊、腿儿、屁股之类部位的疼法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疼得更为深刻而持久。
现在回忆起来,对疼痛的记忆倒显得无关紧要了。我只是疑惑,当年爷爷为什么非要一个人去外地受那样的罪?他每月拿着部队副团级退休干部的工资,肯定不会是为了钱。至于到底为什么,不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或是未来(如果我爸也忘了的话),对我来说,都是个谜。
其实从最初一直到我刚上高中不久爷爷离世,他和我从未建立起祖孙间的亲密关系,我主要还是被姥姥一手带大的。爷爷在我印象中,永远是一个高壮如山(他本人真的特别高,有1米9的身高,所以我在他身边真的小得像只小动物)、每年大年初一时给全家老小张罗一桌子饭菜、晚年时还跟我学过英语字母、平时话不多说,只有在听着评书的下午才显得神采奕奕的永远有得忙的老头儿。
……再说回为了消化食儿的遛弯吧。我尽量最大化地走最外围跑道,兜兜转转,就走向了出口,发现,全部下来才30分钟。按这种算法,西边公园整比东边公园小一半。这其实正合适,从这再走回家,还得个20来分钟呢。
“《童林传》简介:
清康熙年间,童林(字海川)因贪恋赌博,将老爹误伤后被逐出家门。他绝路逢生,得到武林名士何道源、尚道明相救相帮,并且练就“八卦柳叶绵丝掌”、“子母鸡爪鸳鸯钺”(笔者注:武器名)等绝顶功夫。童林学艺8年,最终奉师之命要“别开天地,另创一家(笔者注:就是这句话,每每被童林道出,必令其他武林中人大为光火、火冒三丈)”,创建无极门,主修内家功。下山之后,童林以他正义、淳朴的为人赢得武林正派人士的信任,使他们与他一同同各种邪恶势力进行争斗。在武林志士得帮忙下,童林帮助朝廷钦差年羹尧粉碎了英王富昌及十四阿哥的叛变诡计。在此期间,他与雍亲王胤禛相遇相知,结为知己,屡次救胤禛于危险之中,为其登基变成雍正皇帝立下丰功伟绩。该书情节跌荡起伏,波谲云诡,扣人心弦。在此期间分别经历了杭州擂,铁扇寺,九宫八卦连环浦,三月三亮镖会,剑山蓬莱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