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南京!》& 《拉贝日记》 moved by movies

(2011-01-16 21:45:09)
标签:

影评

南京!南京!

娱乐

分类: 电影

是个不懂得归纳分析推理演绎的人,不晓得为什么这两部片子都会在今年同时上映,是什么特殊的年份吗,除了建国60周年?还是事件本身根本不需要通过一个年份来说明其特殊性?  
 
    绝对没受“先入为主”心理的误导,我首先得观的是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直到现在,也觉得这是部好片子,虽然对角川这个人物创作得有点理想化,但并不影响整部电影的真实性和表现力。最近才看了《拉贝日记》,稀里糊涂地,在看的过程中才知道它也是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而且越看越觉得和之前的《南京!南京!》中的事件及人物如出一辙,看来这两部电影反映得都比较接近史实,只是后者换了个角度,以德国人约翰·拉贝为主线,一部中国版的《辛德勒名单》。但可能是因为后者有了配音的效果,总给我一种失真的感觉。再多的也说什么所以然,但就是觉得差了点什么,好像吃了一盘少了点盐的菜。 
 
    不再过多地讨论两部影片,本来也不想比较它们孰优孰劣,只是通过这两部电影,我发现我对这样一个历史事件的了解,太过有限。首先,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屠杀会出现在南京;其次,我不知道日军为什么要向三十万中国平民举起屠刀;第三,我之前还真不知道有一位叫约翰·拉贝的德国人做出这样伟大的贡献,之前我只知道那位牺牲在中国的国际友人白求恩大夫。现在,我略微明白了一些—— 
 
    首先,南京是当时中国的首府,成为侵略者的放矢之的,加上中国顶层政府最后的放弃,南京不可能保住;其次,部分中国军人藏匿进百姓人群,至少给了日军屠杀平民的理由;第三,拉贝先生的知名度稍逊的原因,可能只是受宣传程度的影响吧。是呀,如果那个“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是真实存在的话,我们中国人自己都不禁会想,在中国的土地上,保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的责任居然成了几位外国人道主义者的义务,这看上去似乎很不合理,便不是件值得大张旗鼓宣传的事儿。刚刚从网上查了一下这个委员会的情况,只有下面少量信息: 
 
    “侵华日军攻占南京之后,为‘恢复社会治安,矫正难民依靠欧美的弊风,确立自立自治的规范’,日军当局决定成立南京市自治委员会以取代由西方人士组成的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从而建立亲日自治傀儡政权。在日军当局的操纵下,南京市自治委员会通过全面侵蚀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行政、治安和救济权力,迫使国际委员会更名为‘国际救济委员会’,从而使其成了一个纯粹的民间救济机构。尽管南京市自治委员会在救济难民、掩埋尸体、清扫城市卫生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却无法改变其‘汉奸’和‘二鬼子’的形象,更无法取代西方人士在难民心中的‘活菩萨’地位。” 
 
    再回到电影,可能是因为《南京!南京!》对中国人民被残害的笔墨更为浓重,以致于看完这部电影时,我本可以恣意地放声大哭一通的,但我还是强压住了这种悲愤。当时我的心口只觉得堵得厉害,却又有种无力挣扎的痛苦。毕竟,那些都是发生在七十多年前的历史,不应一味的仇恨,我们应该发掘电影本身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电影只是一个媒介,虽然不一定是最权威而翔实的,但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一段历史的缩影,扩大了对一件历史事件的视野。这两部电影,绝对不是让我们徒增对侵略国的仇恨,而是要让我们明白:世间任何一场战争的受害人,总是人民本身;在所有人类的大灾难中,只有战争,是由人引发且最具杀伤力的,本是在人的控制范围内的、本不该发生的,但最后却是让人蒙难最惨痛的;任何战争的本质,都是反人性的;一个人可以放弃生命,但不能放弃他的国家,否则活下来也是屈辱,在信仰任何主义之前,最先信仰的应该是自己的国家。两部电影发挥的作用是,警示人们战争的危害,让人们远离战争、反对战争;而当战争真的无可避免的到来时,应不顾一切予以坚决抵抗。这就是我从这两站电影中得到的启示。 
 
    最后,从严肃到不严肃,还忍不住就电影中的角色再多说两句。我觉得《南京!南京!》中高圆圆饰演的那位角色,很不对她的戏路。感觉她太过柔弱了些,说话的声音都有些气虚的感觉,虽然角色本身是很勇敢果决的;而江一燕就把她饰演的角色揣摩、把握得很好,表现出来的那种感觉很对很到位。而《拉贝日记》中的张静初的角色,好像感觉有没有这么一角色都无所谓,可有可无的样子。本就戏份不多,这样一来留给观众的印象就更不深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