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别处 leaving where you live
(2010-11-16 19:58:11)
标签:
北京归属感四海为家低层高层工作压力生活青春老男孩理想 |
分类: 闲话 |
一个同事叫我帮他参考户型, 72平米, 二室一厅, 很宽敞的样子, 采光也好; 如果是小两口, 足够住了, 很舒服.
价格是5000多每平米. 是啊, 这个房子不在北京, 是在他的家. 他的家不在北京, 他告诉我, 他只是想参考一下,
并没就决定离开这里. 但, 他也承认, 他在北京是没有归属感的. 我当即心直口快地劝他, 别在北京了, 这里真的不适合生活.
如果你不是北京人的话, 这里没有你的家. 就算在这里拼了一生的心血买了房子, 你仍然没有归属感, 没有根儿的感觉.
如果我现在仍然单身, 我现在一定不在北京了. 即使这样, 我也一心想着去别处, 虽然是短暂的离开, 却是体会新境地的不同.
我不会因为没品尝过何种食物而遗憾, 我只会因为没去过想去的地方而不甘. 如果有可能, 我仍会和另一半过上那种我一直想过的生活,
就是四海为家的生活. 但上有老, 不能随意地按自己的意愿生活, 何况明显是不太切实际的; 有责任在身, 不能让老人不放心,
否则就是太自私了. 钱总不是问题, 生活质量与钱不是绝对相关的. 一个人想过的生活, 不是钱能带给他的.
有很多很多的因素...
这两天事发生得好像很多. 两个同事病倒了, 都是刚入职不久的同事. 一个累得憔悴不堪;
一个得了胆囊炎住进了医院. 我在想工作与生活哪个更重要. 其实是没有可比性的, 工作是为了相对较好地生活, 而生活当然不是为了工作.
也常常看到同事们MSN或QQ上的签名, 几乎都是在报怨工作的压力与无奈.
为工作烦恼的不只一个人. 有低层, 更有高层. 应该特别是高层. 没有人再比他们有压力了.
低层的压力只是自己那点鸡毛蒜皮的事, 高层就不同了, 他们得关心自己部门的各方各面. 一天没几个小时睡觉, 一周没几天不在开会,
一月没几天不在天上飞, 一年没几天在家. 所以, 如果就算请我做领导, 我也不会做. 当然, 也没人会这么请我.
个人与个人的追求不同, 为工作而生活也是一种生活.
两个同事盛情推荐了<老男孩>这个短片.
他们全是男生, 一个是80后, 说他看到后来时已经哭得不行了; 一个是70后, 他的"推荐语"是"准备好手绢儿".
这个电影反映的无非也就是现实生活与年少理想了. 我说我倒是没怎么感伤, 70后说那是因为你离你的青春还不遥远. 实际上哪有,
我觉得我早都已经与我的青春无关了. 我早都已经沦落为生活中的一个庸者, 容颜也开始老去.
青春只有一次, 过过就好, 不太想强留. 改变自己生活与心态的, 永远还是自己.
也许是某一个冲动的决定, 也许是一次小小的变故,
也许是一件不经意的事情.
还是想有一天,
远离现在的生活, 去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