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电影的桎梏 mission impossible

(2010-02-09 20:39:04)
标签:

中国电影

mission

《赤壁》

文化

分类: 思考

人暴富了,有人着急了,还有人发话了,更有人要乘虚假繁荣之风大张旗鼓地大捞一把了。总而言之的“大好形势”背景是,2009年的中国电影,赚钱了。

 

        早就有分析称,正是乘着经济危机的“东风”下,去影院看电影做为一种相对经济的娱乐消遣手段,已成为大众消费者的一种可承担的习惯性消费。再加之去年建国60周年的各种主旋律电影的批量上线,更是为这股势头扇风点火了。

 

        可走出电影院静下心来想一想,有几部中国电影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好看的电影呢?中国电影是靠什么赚的钱呢?无非是所谓的斥巨资呈巨献、大牌明星导演的阵容和武装到牙齿的宣传攻势。大公司、大导演、大场面、大明星、大鼓吹就足以把大多数人忽悠到电影院了,看过之后好不好,便大大地无所谓了,创造票房奇迹才是关键。

 

        但如果一味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其他方面不管不顾,是拍不出好电影的,而且是不利于中国电影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我认为中国电影的桎梏已经不再囿于技术,也不再缺乏资金,并且导演有导演的手法,演员的有演员的功底——惟一一个致命的要害就是电影的剧情了。没有好的故事情节的电影就像一个没有灵魂和个性的人,外表再漂亮也无法感染观众。毫无想象力主题题材、千篇一律的情节推进、空洞无味的台词对白,完全可以扼杀任何一部本可以成功的电影。

 

        我想不是我吹毛求疵,因为大多数情况下看完一部中国电影,心里总有种空荡荡的感觉,仿佛总是缺了点什么:不那么深刻、不那么感人、不那么达意,弄得我满肚子的激情无处释怀。在中国电影大片的行列里,特别不喜欢的就是《赤壁》。只看过上半部,因为看过之后完全不再想看下半部,主要是觉得台词写得有问题,从那些港台偶像明星的嘴里说出更令我有种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觉。我喜爱王家卫,更喜欢他的演员们在他的城市爱情电影里的表演,但他们实在不适合演历史题材的电影,或者是《赤壁》导演的手法出现了问题,没有发掘出演员们的应有的特色。果然,前不久从手机报上得知,这部大片无缘某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的提名。原因总是有的。其实历史悠久的中国,单是从历史剧下手,就不知能拍出多么精彩、多么经典的电影,可中国电影人怎么就好像总是不得要领,拍不到点子上呢?我觉得这归根结底,还是中国文化的失传,我们理解不到点子上,当然就拍不出来、表达不出来了,这不得不成为国人的悲哀。我总是幻想,如果同一个题材,比如山海经、诸子百家、三国、西游记、红楼梦等等,要是让好莱坞拍,会是怎样一个宏伟的杰作,但又怕他们不能真正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这就是矛盾吧。

 

        为什么一部《阿凡达》风靡了全球,如果只运用了3D或IMAX技术,只有震撼的影音效果,而没有超凡的想象力和引人入胜的情节,是不可能创造这个20亿美元的世界票房第一的奇迹的。它给我们的启示不只是如何占领3D市场、使用IMAX版本,而是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电影最根本的基础上,电影的剧情。我就是认为,中国不是没有好的导演和演员,而是没有那么多好的剧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