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话很少,脑中空空,没啥想法。却不停地失眠。拼命地回忆过去的事情。所有的朋友,乃至很少在我的词汇中出现的“同学”这两个字及其所代表的人们,各个阶段的。于是发现了另一层空间,在现在这个时间之前,可能在这层空间的下层,因为都已“过去”。或许不是“下层”,而是并列着的,只需不同的视角。那时我们都很幼稚,对于现在这个时刻的我们来说总是更年青的。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互相经历了彼此的过往,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记得的,也有忘记的。那时的我们,最大的世界仅是一个小小的班级,宇宙也不过是学校。有的谨遵师嘱,有的则唯恐天下不乱。对那些在意的人做过的惊动天地的事,虽然在现在看来无非是小孩子的小淘气,但在那时却坚决要留下一段都似乎刻骨铭心的回忆。不知从几岁开始就对异性同学产生排斥感,却期待和他们一起玩各种游戏。也不知第几次在同性朋友家呆的时间过长,而被家人满世界喊着灰头土脸地回来。
从来没想过考试成绩除了意味着父母的关心还代表着什么,更不去考虑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老师在前面讲,我们就听,老师布置了作业,我们就作,不会写的,互相抄一抄也就了了事。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变成父母那样的大人,不用作作业,不用学习,更不用考试。现在我们成了大人,但最大的愿望仍是和父母一样,退休在家,不用上班,不用加班,有养老金,可以想去哪就去哪。
有时同学与朋友的界线并不分明,因为我们的朋友,大多数是由同学晋升而来的,在向别人介绍的时候,有时说是同学,有时又说是朋友了。我们与朋友保持着联系,有相当的关心,但对同学仅是知道一星半点的消息就足够,不过是心存好奇心理罢了,在暗中感觉、比较、对比,让自己得到安慰或添些唏嘘,甚至有许多都忘却了名字,或是出现在同一个地方却不约而同地装着视而不见,因为叫不出名字了已经。
仍有很多介于同学与朋友之间的人,心有感念,但由于种种原因疏于联系,变得不再熟悉,似乎没有了感情。但头脑里仍留于原来的印象,那是种温暖的感觉,因为有过深切的交流,有过真切的关怀,虽然现在没有以同样的方式延续,但在回忆中也是贴心的。这样的同学,毕竟也是少数。他们总是让我们有再次与他们取得联系的冲动,想问问他们现在过得好不好,可这之后呢,也许又要冷场了……于是相见不如怀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