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人居学者冯国亮
人居学者冯国亮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701
  • 关注人气:4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追忆解读

(2006-06-23 12:46:28)
分类: 城市建筑——关注家园

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追忆解读

今天是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召开七周年的日子。世界建筑师大会被誉为“国际建筑奥林匹克盛会”,首次在亚澳地区举行,此次大会是我国经过14年不断地努力争取才申办成功。我与老师一起参加了之前的筹备会议,听大会秘书长讲述了几次申办的辛碌历程,后来感觉比申办奥运会还曲折,因此更加懂得了大会的重要意义。
1999年的6月23日上午九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中国建筑院校学生代表及建筑界人士6000余人落座于人民大会堂,出席大会开幕式。开幕式上李瑞环、俞正声、世界建协主席莎拉女士、汪光焘等分别讲话,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美国著名建筑历史学家肯尼思弗莱普顿教授分别做了《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的未来》、《千年七题:一个不适时的宣言》两个主旨报告。此后因循两为泰斗的学术主题,大会又设了建筑与环境等六个分题,举办了120多场报告会。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很多都听不太懂,但也耳目一新,开阔了视野。会中大会主席叶如棠还来到学生中间,与大家一起交流。大会在中华民族园闭幕时,各族青年载歌载舞,大家都恋恋不舍,期盼着下一次。

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追忆解读

回去后发表了一篇通讯

七年过去了,再回首时你会发现此次大会确实给中国建筑界带来深远而积极的影响,中国建筑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认识到了不足,这些年来不断努力缩短与国外建筑师的差距,这是众目共睹的。
之所以要撰文纪念这次世界建筑师大会的另外一个方面是于己而言,它也记录着人生中的许多个第一次,如第一次参加国际性活动,第一次到人民大会堂开会,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的国际建筑大师并亲身聆听其教诲,第一次知道了建筑师是做什么的,更重要的是第一次对建筑师的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定致力于向该方向发展。回去后不久我毅然决定辞去所有的社会工作,杂志报纸都不办了,其原因正在于此。

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追忆解读

做梦都没想到的是,几年后这里竟成为我上下班的必经之地。

这次世界建筑师大会使我对建筑设计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最终促使我走上了规划建筑师的道路。在此还得感谢申请筹办大会的前辈们,特别是那些给我们学生提供赞助的香港商人们。
期待有生之年会有下一次世界建筑师大会在中国举行,到时候我们一定会再参加,到那时中国建筑应该在世界上有更合适的位置,不是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