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鸻形目 Charadriiformes

(2015-08-31 09:38:49)
标签:

旅游

图片

知识/探索

分类: 非洲常见动物

79. 黑背麦鸡

学名Vanellus armatus                                

英文名:Blacksmith Lapwing

分类:鸻形目鸻科

分布区:分布于安哥拉,博茨瓦纳,刚果民主共和国,肯尼亚,莱索托,马拉维等非洲国家。

鉴别特征:中型涉禽,全身羽毛由黑色,灰色和白色组成醒目的图案。翼角具黑色的距。头顶冠白色;背黑色;飞羽黑色,具大型白色翼斑。尾上覆羽及尾羽基部白色,尾端黑色。颏、喉、胸和前腹部黑色;颊深棕褐色,后腹部纯白。鸟喙和趾铁黑色,虹膜红色。

十.鸻形目 <wbr>Charadriiformes


十.鸻形目 <wbr>Charadriiformes

80. 黑胸麦鸡

学名Vanellus spinosus

英文名:Spur-winged Lapwing

分类:鸻形目鸻科

分布区:分布于新疆、西藏南部,偶见于青岛、福州(旅鸟);福建、广东、台湾(冬候鸟)。

鉴别特征:中型涉禽,嘴形细狭,尖端具隆起;鼻孔直裂,有鼻沟,长度超过嘴长的一半。翅形尖长,第1枚初级飞羽退化,形狭窄,甚短小;第2枚初级飞羽较第3枚长或者等长。三级飞羽特长。尾形短圆,尾羽12枚。跗骨后侧具网状鳞,前缘亦常具网状鳞;趾不具瓣蹼;中爪不具栉缘。


十.鸻形目 <wbr>Charadriiformes
81. 冕麦鸡

学名Vanellus coronatus                                    

英文名:Crowned Lapwing

分类:鸻形目鸻科

分布区:分布于安哥拉博茨瓦纳布隆迪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卢旺达,索马里,南非,苏丹,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乌干达,赞比亚,津巴布韦。

漂泊:莱索托。

鉴别特征:中型涉禽,顶冠棕色,下面是黑色和白色相交组合的环。翼角具黑色的距,背青灰褐色;飞羽青灰色,尾上覆羽及尾羽基部白色,尾端黑色。颏、喉、颊灰白色,胸灰褐色;下腹部与胸部有一道深色带,余部纯白。腿较长,红色。鸟喙较长而尖,前端污黑色,靠近喙基的半部红色。


十.鸻形目 <wbr>Charadriiformes
82. 黑翅麦鸡

学名Vanellus melanopterus                              

英文名:Black-winged Lapwing

分类:鸻形目鸻科

分布区: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莱索托,南非,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索马里。中国有3 个亚种,繁殖在东北、河北、山东,直至甘肃、四川、云南。在长江以南地区越冬。

鉴别特征:小型涉禽,体长约24cm;上体棕色,黑色胸带分隔开灰色脖子和白腹。嘴形细狭,尖端具隆起;鼻孔直裂,有鼻沟;跗骨后侧具网状鳞,前缘亦常具网状鳞;趾不具瓣蹼;中爪不具栉缘。

十.鸻形目 <wbr>Charadriiformes

83. 灰斑鸻

学名Pluvialis squatarola                             

英文名:Grey Plover

分类:鸻形目鸻科

体型:体重♂228-230g,♀175-215g;体长♂276-300mm,♀272-292mm;嘴峰♂32-33mm,♀29-31mm;翅♂196-200mm,♀182-198mm;尾♂80-82mm,♀73-82mm;跗蹠♂48-51mm,♀45-48mm。

分布区:繁殖于全北界北部;越冬于热带及亚热带沿海地带。迁徙途经中国东北、华东及华中。

鉴别特征:小型涉禽,体长27-30cm,头顶淡黑褐至黑褐色,羽端浅白;后颈灰褐;背、腰浅黑褐至黑褐色,羽端白色;尾上覆羽和尾羽白色具黑褐色横斑;尾上覆羽横斑较疏,尾羽横斑较密;两翅黑色;两翅覆羽黑褐色具暗色纤细的羽干纹,端部白色至灰白色;眉纹灰白色;颏、喉白色,下喉、胸部密布浅褐色斑点和纵纹;下胸、腹、两肋和尾下覆羽纯白。


十.鸻形目 <wbr>Charadriiformes

84. 流苏鹬

学名Philomachus pugnax                                        

英文名:Ruff

分类:鸻形目鹬科

体型:体重♂137~232g,♀95一120g;体长♂260一330mm,♀200~270mm;嘴峰♂30~42mm,♀26~31mm;翅♂167~210mm,♀132~170mm;尾♂62~70mm,♀49~60mm;跗跖♂45~55mm,♀37~47mm。

分布区: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西自英国、挪威、瑞典,往东到西伯利亚东北角的楚科奇半岛,南至德国、荷兰、中亚吉尔吉斯平原和阿尔泰山。越冬于非洲、东南亚和澳大利亚。

鉴别特征:小型涉禽,体长26一33cm,繁殖期雄鸟的头和颈有丰富的饰羽,个体间的颜色差异很大。尾侧有白色覆羽,且较长,几乎抵尾尖。面部裸露,或布满细疣状物。雌鸟体型小,面部无裸区,头和颈无饰羽;上体黑褐色,羽缘黄色或白色;下体白色,颈和胸多黑褐色斑。虹膜暗褐色,嘴黑色。


十.鸻形目 <wbr>Charadriiformes

十.鸻形目 <wbr>Charadriiformes

85. 矶鹬

学名Actitis hypoleucos                               

英文名:Common Sandpiper

分类:鸻形目鹬科

体型:体重♂41-59g,♀40-61g;体长♂160-200mm,♀183-214mm;嘴峰♂24-26mm,♀24-26mm;翅♀105-117mm,♀104-110mm;尾♂54-76mm,♀50-67mm;跗蹠♂18-28mm,♀23-29mm。

分布区:繁殖于欧亚大陆,南到地中海、伊朗、阿富汗和喜马拉雅山,东到日本;越冬于欧洲南部。

鉴别特征:小型涉禽,体长16-21cm。头、颈、背、翅覆羽和肩羽橄榄绿褐色具绿灰色光泽。各羽均具细而闪亮的黑褐色羽干纹和端。翼缘、大覆羽和初级覆羽尖端亦缀有少许白色。头侧灰白色具细的黑褐色纵纹。颏、喉白色,颈和胸侧灰褐色,前胸微具褐色纵纹,下体余部纯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亦为白色,翼下具两道显著的暗色横带。冬羽和夏羽相似,但上体较淡,翅覆羽具皮黄色尖端。

十.鸻形目 <wbr>Charadriiformes

86. 青脚鹬

学名Tringa nebularia                                               

英文名:Common Greenshank

分类:鸻形目鹬科

体型:♂128-350g,♀160-205g;体长♂298-342mm,♀291-344mm;嘴峰♂51-59mm,♀50-59mm;翅♂182-200mm;♀184-198mm;尾♂72-96mm,♀75-98mm;跗跖♂55-65mm,♀55-64mm。

分布区:繁殖于欧洲北部、俄罗斯,往东一直到西伯利亚,往北到北极附近,往南至爱沙尼亚、贝加尔湖和黑龙江下游。越冬于地中海、波斯湾、非洲、阿拉伯、伊朗、印度、斯里兰卡、新几内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中南半岛和中国台湾、海南岛、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西达西藏南部。

鉴别特征:小型涉禽,体长29-34cm;上体灰褐具杂色斑纹,有黑色轴斑和白色羽缘,翼尖及尾部横斑近黑;下体白色,喉、胸及两胁具褐色纵纹。背部和腰部的白色长条于飞行时尤为明显,飞行时脚伸出尾端甚长。翼下具深色细纹。冬羽背上颜色变的较暗,喉、胸的纵斑消失。


十.鸻形目 <wbr>Charadriiformes

87. 中杓鹬

学名Numenius phaeopus                                        

英文名:Whimbrel

分类:鸻形目鹬科

体型:体重♂315~355g,♀320~475g,体长♂400~430mm;♀384~455mm;嘴峰♂76~83mm;♀78~88mm;翅♂215~236mm,♀226~245mm;尾♂85~104mm,♀83~125mm;跗跖353~59mm,♀55~64mm。

分布区:繁殖于欧洲北部及亚洲;冬季南迁至东南亚、澳大利亚及新西兰。迁徙时常见于中国大部地区,尤其于华东及华南沿海几处河口地带。少数个体在台湾及广东越冬。

鉴别特征:中型涉禽,体长40-45cm;上背、肩、背暗褐色,羽缘淡色,具细窄的黑色中央纹;下背和腰白色,微缀有黑色横斑;尾上覆羽和尾灰色,具黑色横斑;飞羽黑色。颏、喉白色。颈和胸灰白色,具黑褐色纵纹。身体两侧和尾下覆羽白色,具黑褐色横斑。腹中部白色。幼鸟和成鸟相似,但胸具更多皮黄色,微具细窄纵纹,肩和三级飞羽皮黄色斑更显著。


十.鸻形目 <wbr>Charadriiformes

88黑翅长脚鹬

学名:Himantopus himantopus                             

英文名:Black-winged stilt

分类:鸻形目鹬科

体型:体重♂166-200克,♀146-190克;体长♂351-401毫米,♀293-370毫米;嘴峰♂61-68毫米;♀59-70毫米;翅♂220-255毫米,♀211-233毫米;尾♂70-87毫米,♀72-88毫米;跗蹠♂117-132毫米,♀100-126毫米。(注:雄性—♂;雌性

分布区:世界分布

鉴别特征:中型涉禽,体长37cm。额白色,头顶至后颈黑色,或白色而杂以黑色。翕、肩、背和翅上覆羽也为黑色,且富有绿色金属光泽。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黑色,微具绿色金属光泽,飞羽内侧黑褐色。腰和尾上覆羽白色。虹膜红色,嘴细而尖,黑色。脚细长,血红色。


十.鸻形目 <wbr>Charadriiformes

89. 反嘴鹬

学名:Recurvirostra avosetta                                   

英文名:Pied Avocet

分类:鸻形目反嘴鹬

体型:体重雄性275~320克,雌性312~395克;体长雄性429~44d毫米,雌性408~430毫米;嘴峰雄性82~90毫米,雌性80~87毫米;翅雄性221~234毫米;雌性215~232毫米;尾雄性75~85毫米,雌性76~85毫米;跗跖雄性81~88毫米,雌性79~8d毫米。

分布区:分布于欧洲、中东、中亚、塔吉克斯坦、阿富汗、西西伯利亚南部和外贝加尔湖地区。越冬于里海南部、非洲、印度和缅甸等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鉴别特征:中型涉禽,眼先、前额、头顶、枕和颈上部绒黑色或黑褐色,形成一个经眼下到后枕,然后弯下后颈的黑色帽状斑。尾白色,末端灰色,中央尾羽常缀灰色。初级飞羽黑色。内侧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白色。三级飞羽黑色,外侧三级飞羽白色,并常常缀有褐色。内肩、翅上中覆羽和外侧小覆羽黑色。最长的肩羽黑色,并缀有灰色。

 

十.鸻形目 <wbr>Charadriiformes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