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鸽形目Columbiformes

标签:
旅游图片知识/探索 |
分类: 非洲常见动物 |
91. 点斑林鸽
学名:Columba
hodgsonii
英文名:SpeckledPigeon
分类:鸽形目鸠鸽科
体型:体重♂200-350g,♀276-313g,体长♂320-380mm,♀325-380
毫
分布区: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自克什米尔、尼泊尔、印度、向南至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鉴别特征:中等体型,体长32-38cm。雄鸟头淡灰色,上背和两肩紫红褐色,下背至尾上覆羽暗蓝灰色,尾黑褐色。翅中小覆羽与上背同色,翅大覆羽与下背同色。中、小覆羽羽端具明显的小白点。雌雄相似,雌鸟背和胸无紫红褐色,均被灰色或暗褐色所取代。头也较褐。虹膜乳黄色或浅黄而沾灰。嘴黑色,脚、趾暗绿色,爪角黄色。
92. 白领鸽
学名:Columba
albitorques
英文名:White-collared Pigeon
分类:鸽形目鸠鸽科
分布区: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鉴别特征:中等体型,体长32-37cm。周身蓝灰,颜色协调不杂乱,翅膀有黑色斑点,最大特点是后枕有半环纯白色“白领”。头部稍微较小,颈部粗而短,羽毛较为柔软而稠密。嘴短,嘴基有蜡膜,脚短而强,适于在地面行走。4个趾均在同一平面上,趾间没有蹼。
93. 小长尾鸠
学名:Oena
capensis
英文名:Namaqua Dove
分类:鸽形目鸠鸽科
分布区: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印度洋,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
鉴别特征:中等体型,体长长度22–28cm,翼展33cm,体重40g。通体羽毛灰色,腹部白色,尾巴长锥形黑色。初级飞羽板栗色。雄性脸、喉咙和胸部黑色,喙黄底红色。雌性脸、喉咙和胸部灰色,喙灰底红色。幼鸟翅膀和肩膀具黑色斑点,其他类似雌性。
学名:Streptopelia
capicola
英文名:Ring-necked Dove
分布区: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鉴别特征:中等体型,体长25–26.5cm,体重92–188g;体色个体差异大,从淡红到褐色,腹部白色,头蓝灰色,脖上有特殊的黑白片,尾尖白色。两翅无金属羽色,第2和第3枚飞羽最长;脚短而强壮,跗骨较中趾为长。
95. 灰头斑鸠
学名:Streptopelia
decipiens
英文名:Mourning Collared-Dove
分布区: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鉴别特征:中等体型,体长28-31cm。体羽淡红褐色,头蓝灰色,背部、翅膀和尾巴浅棕色,尾尖白色。下体粉红色,腹部浅灰色。有黑白相镶颈片。腿、眼睛和周围的皮肤红色。两性相似,但亚成体体色更单调,身上的羽毛扇贝状排列。
96. 棕斑鸠
学名:Streptopelia
senegalensis
英文名:Laughing Dove
分类:鸽形目鸠鸽科
分布区:分布于非洲、阿拉伯半岛、伊朗、前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可能人工引入土耳其、巴勒斯坦、叙利亚、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
鉴别特征:中等体型,体长22-25cm。体羽粉褐色。尾长而翼短。与灰斑鸠区别在体型较小,无黑色颈环,色彩较深。具带黑色斑点的褐色颈带。外侧尾羽羽端白,具独特的蓝灰色翼斑。虹膜褐色;嘴灰色;脚粉红。
97红眼斑鸠
学名:Streptopelia
semitorquata
英文名:Red-eyed dove
分类:鸽形目鸠鸽科
分布区: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鉴别特征:中等体型,体长28-
34厘米。背部、翅膀和尾巴浅棕色。飞行羽黑色。头下部深酒色,脸上具浅灰色阴影。有黑白相镶颈片。腿、赤裸的眼睛和周围的皮肤红色。两性相似,亚成体身上的羽毛扇贝状排列。
98. 粉胸斑鸠
学名:Streptopelia
lugens
英文名:Dusky Turtle-dove
分类:鸽形目鸠鸽科
分布区: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鉴别特征:中等体型,体长25–28cm,体重92–188g;体色个体差异大,从淡红到褐色,头灰色。腹部白色,脖上有特殊的黑白片,两翅无金属羽色,第2和第3枚飞羽最长;脚短而强壮,跗骨较中趾为长。在地面觅食,吃大量小型种子。候鸟,在非洲北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