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景观 |
兴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兰州市东南45公里处,距榆中县城6公里。南接临洮县,西临七里河区。1986年,将原马衔山林场与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合并,成立甘肃省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988年被国务院定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保护面积2.8万亩。
兴隆山属祁连山东延余脉,被东北向的兴隆峡大峡河截为东山和西山,东山为兴隆山,最高峰九子坪海拔3137米;西山为栖云山,最高峰羊寨北,最高峰3251米。受气候影响,兴隆山植被呈明显垂直带状分布。
兴隆山双峰耸峙,一水中流,以春华、夏游、秋艳、冬寒为特色的四季风光著称,向有“陇右第一名山”的美誉。兴隆山在宋代时即为道教圣地,传说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7)谏议大夫李元、衡山道士秦保言在此修行羽化成仙。乾隆年间,以山“有如龙兴之状”,又因为“龙生云而云从龙”,分别称东山为兴龙山,西山为栖云山。乾隆时,山西曲沃人刘一明在山上修行,自号“悟元子”。刘一明在狄道、兰州等地募款,并在当时金县(榆中)把总林起名的支持下,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修建,历时十余年,在兴隆山建成殿宇楼台亭阁62座,使兴隆山蔚然成为名副其实的道教名山。
前一篇:天斧沙宫2
后一篇:菊科Composit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