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哪,快有人要给秦桧平反了吗?

一
近日,江歌案在网上可谓是沸反盈天。
多数人基于案发后刘鑫的撒谎和逃避,及其家人的冷漠自私和有悖于常理的行为,进行指责甚至挞伐,可见多数人还是爱憎分明,明辨是非的,还是有温情有正义感的。
路不平有人踩,这是一句老话。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也是一种侠义,这种侠义已经越来越少了。
从这件事的舆论来看,大多数人还是明辨是非的,这让善良的人们很欣慰,看来正气还是能压倒邪气,社会大环境还是正常的。这样就对了。
反过来,如果大多数人认为刘鑫和她的家人没有错,认为江歌是活该是命短,没有人为无辜的善良的江歌及其母亲声援,对江歌之死冷漠到无动于衷,那这个社会才是真的病了。
二
可是,总有一些人,不知是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还是表现自己眼光独到,是为了标新立意还是表露自己别出心裁独树一帜,总要找出跟大众的道德观不同的地方,为人性中的黑暗找理由。
就好像上级到下级视察,如果不找点工作中的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就显得自己没水平似的。
一些人,不顾已有的事实真相,不惜牺牲无辜善良的受害者的利益,鸡蛋里头挑骨头,哭着喊着要寻找有利于加害者的所谓真相,发出一些不和谐的让善良的人们无法接受的声音,甚至装傻充愣,置明显的事实真相于不顾,恨不得戴上天眼为明显失去道义的一方寻找出哪怕几纳米的理由。
这真是丢了西瓜找芝麻的行为。
这将置失去生命的江歌和痛失爱女的江母于何地?让善良者流血又流泪,在人家受伤的心口上再撒一把盐。
真不知道这少数人是色盲,分不清黑白?还是钱盲,不知道自己钱多少?还是脸盲,不知道奶茶妹漂亮不漂亮?还是事实盲,看不见明摆着的事实?还是真的没有一点推理能力,基于已有的事实推不出大致结论?还是价值观跟大众不一样,就认为恩将仇报是正确的,认为蛇咬死农夫是应该的?
三
比如,有人说,不该对刘鑫口诛笔伐,这是网络暴力。
那怎么不说刘鑫一家冷漠逃避,事不关己的态度,是对好友生命的漠视,是对江母的冷暴力?怎么不说刘鑫撒谎和他父母骂人家短命的行为恶劣至极?正是他们恩将仇报的恶劣行为触犯了众怒,引起了舆论的讨伐?
又比如,有文章问:躲在门后的刘鑫是坏人吗?我只能回答,躲在门后她不是坏人,出来了撒谎她只是坏心而已。
再比如,有人执着地要寻求背后的事实真相,认为江歌案发生以来,案情扑朔迷离,事实的真相难以断定。
很简单很清楚的杀人案啊?真不知道这还有什么扑朔迷离的?口口声声要求的真相是什么?
真相已经很清楚了,只是有的人揣着明白装糊涂而已。
刘鑫因为跟男朋友闹分手,住到江歌家,进而把江歌拉入她和男友的纠纷之中,这是熟知的事实。
事发当晚,刘鑫害怕男友纠缠打电话要江歌去接她,江歌在车站等了好久接到她,回家之后就遇害了,一个年轻美丽的生命惨死在残忍的屠刀之下,整个过程刘鑫躲在房里不出来,这应该是事实吧?
杀人者已被逮捕,就是刘鑫的男友,这是真的吧?
事发之后刘鑫撒谎说他不知道凶手是谁,这话有人信吗?
这导致警察费尽周折才才找到凶手,延误了破案时间。这也是真的吧?
事后刘鑫没有安慰江母,千呼万唤不出来,还因为提到了刘鑫的名字这点小事,进而对因为自己而惨死的好友妈妈恶语相向,这也是事实吧?
还有刘家父母骂江歌命短,被人杀了与他闺女没有关系,骂人家不知好歹的XX操的,这放在谁身上谁能忍?
如果冤死女儿的江母看到这样的观点的文章,该是多么伤心啊,她会说:天理何在?
四
不知为什么,好多事实清楚真相大白的事件,稍有同理心和是非观的人,都知好歹对错的事件,总有人要挖出它的与众不同来,非要拧巴着才舒服。
也不奇怪,历史上这样的人就大有人在。不然的话,那些成语是怎么来的?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指鹿为马,强奸民意等等,能列出长长的一串。
以前,喜欢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之类的节目,每每因为那些不合理不公平的事件气愤不已,心中难平,为正义得不到伸张,好人没好报而耿耿于怀。
为了缓解自己的无力感,有时候,有些人就会从受害者身上找平衡:谁让他多管闲事的?谁让他恰巧遇到了呢?实在找不到理由,还会说:唉,该他倒霉,或者都怪他命不好,他命该如此!这样想的时候,心里好像释然多了,不那么气力,似乎平衡了。
就像刘鑫的父母说江歌她命短,跟俺没关系一样,自己心里就平衡了,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
五
顺着这样的思路,如果有人一定要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独树一帜,表现自己观点独到标新立异,以此显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理性,以此吸引眼球收割流量,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如果这样一个好坏分明的事件,都有人站在不合情理的一方来为人性中的恶开脱,那么——
是不是也快有人要为秦桧平反了吧?
这样的文章一出来,更能彰显自己的不与众同之处眼光独到之处,一定能达到炮弹落到茅坑里的效果,绝对地吸引眼球。
也对,不是有一句老话吗?秦桧还有三个相好的呢!
知道这些,有人为刘鑫的行为开脱,也就不奇怪了。
前一篇:友谊,经得起利益的考验吗
后一篇:责怪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