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接触过一些在当时被称为“伤痕文学”的东西,有些是写知青在农村如何苦,如何受罪,如何被歧视甚至女知青被村里干部强奸等诸如此类的事,给人的印象是他们在农村受尽非人的折磨。农村又苦又累各方面条件差生活艰苦这都是事实,就是现在仍是这样,但他们在农民眼里可都是高不可及须仰视才见的人啊。至少在我们这些小女孩眼里,那些女知青简直是天女下凡哪,农民们敬畏还来不及哪里有人敢歧视呢?
我对知青有印象是在八九岁,有一天我们村里来了一批知青。我们村子分为东西两个队,我们是东队,偏偏队长名字叫西,不知当时是如何比较的我们东队条件比西队好,知青们大多愿意到东队来,况知青也知道队长名叫西,分配的时候领导征求他们的意见,问你们哪些人愿意到x西队?知青认为这是说的队长的名字,就有多数人报名,后来他们才知报错了。这些是小伙伴小平告诉我的不知是否确实。
农村小女孩也是爱美的,看到女知青们无论说话的语调,走路的姿势,穿着打扮都洋气得很,不禁羡慕不已,特别是那些与知青同龄的女青年,更是想方设法与女知青们套近乎,以求沾些洋气。那年有个知青围了一条大红的围巾,前面留一小截,另外长长的一大截拖在后面一直拖到腿肚子,走路时两只手的手心向前小臂微微摆动,优雅极了,这个形象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因为当时我就不远不近的走在她们后面,一直观察着他们两人,跟她同走的是我们村的村花,但一下子就让这个知青比下去了。
队里总是安排一些知青们力所能及的轻活给他们干,况且那时都是大轰隆干活,他们干多干少都是无所谓的。村民们并不计较。有一次我和同伴们早上割了草去交给队里,经过一女知青门口,见她下在吃早饭,面前一盘黄灿灿炒鸡蛋,馋得我们只咽口水。
有个女知青小张,在大队文艺宣传队唱李铁梅,让青年们敬佩得很,有个男青年喜欢她,想跟她交朋友,小张不愿意,男青年还不死心,可能对她有所纠缠
,小张告到大队里,当时我父亲是大队干部,批评了那男青年,之后小张继续唱李铁梅。
有个女知青叫小钟,人长得漂亮,她很有志气,给村里搞实验田,分几小块地,种不同品种的小麦,实验成功了,也因此入了党。
有个知青小吴,园园的脸大大的眼,两个眼睛会说话似的,她决心扎根农村,找了个退伍军人结婚了,公社安排她在卫生院工作,后来这退伍军人当了村长。
由于我与知青不是一个年龄层的,跟他们没有什么接触,对他们的了解并不深,况且在我读初中时他们大多回城了。但在我儿时的印象里他们是那么高不可攀。
前一篇:黑色星期一,不过如此而已
后一篇:今天是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