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临安昌北古道百丈岭攻略户外 |
分类: 户外攻略 |
2006.10.28
天气:晴朗
关键词:双石边村、昌北古道、纤岭山村、刘余村
昌北古道因过去昌北人要去龙岗、昌化换取食盐大米,翻山越岭开路而命名,起点在岛石镇下塔村,中途经柳岭、纤岭、百丈岭到达龙岗镇的双石边村,旧时,当地山民就有“纤岭高高,百丈岭迢迢,不带冷饭,性命难保”的说法,讲的就是昌北古道行路的艰难,和路途的遥远。
就是这样一条路线深深吸引着我们去发掘,和感悟。
刀队找了个有私家车的排骨,自驾出行,这样行路会很方便并且开销也会省很多。早晨8点从黄龙体育中心出发,三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龙岗镇双石边村,作为我们反穿这条线路的起点。
双石边村已是龙岗镇到此间柏油行车路的终点了,小山村建在山腰上,从连绵群山沟壑里滚落下来的石瀑溪滩从村子入口的水泥桥下流过,有名的昌北古道也就从山沟溪滩边的梯田中开始显现出他略带沧桑的身影。
白墙黑瓦是这个村子的主色调,略显得古朴的几幢旧民宅的墙上竟还有那个时代的标语口号,历史的烙印,在这个小山村里被尘封。
虽然自己带有炉头和面食,但终因下午急着要赶路,经路人介绍,找到位于村口的路牌是“双石边村10号”的村民盛立新家中每人吃了一面热汤面条,盛立新家中的菜园子很大,蔬菜基本可以自给自足。辣椒,萝卜,蕃茄一应俱全,面条里加的青菜还是乐乐牛亲自从菜园摘的。
匆匆的午饭后,12点15分,我们走过双石边村口的水泥桥,在桥头左首穿过两幢民居间一个屋棚,折向西北方向,也开始了我们的昌北古道之旅。
起始是一段不长的村间小道,毕竟作为昌北古道的一段,一色的石块路,层层的往上延伸的梯田里因为已收割了水稻,没有了什么农作物,等明年的春天,这里的梯田景色一定非常美丽。只是这一段路也已开始修起了盘山公路,目前只延伸上山没多少路,但会否终于连通到山顶上或干脆通到百丈岭山那头的马啸呜口还不得而知。昌北古道也多少面临着原始风景被破坏的可能。
抛开因见到修路带来的原始自然地貌被破坏的遗憾,我们终于走入昌北古道通往百丈岭山头的这一段。古道迢迢,旁边是一条铺满碎石块溪沟,不过没什么水流,道路蜿蜒,直往连绵的群山里延伸。
离开村子,沿古道走1公里左右就有一个石屋,此后不断见到沿途有类似的石屋,还有窑洞形的石块堆砌的石屋,基本证实了这里遵循了“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的旧制的说法,石亭是用来给行脚的路人休息纳凉躲雨用的。
行走约半个小时,到达第二个石亭,这个就有点像石窑洞形了,这里的海拔从双石边村的524米,上升到808米,加之连续的上坡,重装,身体已是发热开始汗流浃背了。这一段景致两侧山坡比较缓,并且还有梯田痕迹,但似乎有点荒芜了。
继续向上,缓坡上行40分钟左右,行进约2.5公里的距离,中间穿过一片树林,就可以看到一座石桥横跨溪上,桥头有几间废弃石屋,只桥下溪中依然没有什么水流。依着石桥下溪沟中堆着的朽木看,可能是原来一个林场,顿觉,这一路行来,树林并不茂盛,知道这一带山林已开始封山育林,林场撤掉也是正常的。此间海拔已有1034米,这个时候往右首看,是两座很漂亮的山峰,石质的峰顶,手头资料不够详尽,不知为何山,并且那里已标有封山育林的牌子,不然有充足时间,作为冲顶也是不错的选择。
稍事休息,继续上行,行进约300米距离,于下午2点,我们到达百丈岭山头。古道穿越的其实并不能称为真正的山头,称作一个垭口比较合适,路左首有一片松林,还有山上护林人的的几间木板屋,沿坡围了一个大大的院子养着鸡鸭等家禽。松树下的地势比较平坦,地也大,可以作为大部队扎营地,并且因为山上有人家,左近定会有水源,甚至连FB烧烤都是可以进行。我们去时就有一队上海过来的户外队一行约二、三十人在此扎营,吃喝玩乐,玩摄影,甚至听说要去附近钓鱼,看来至少还有一个水潭或者湖泊之类在附近,不过没有打听清楚。
需要注意的是过了这个堆满木材的垭口,马上可以见到一个岔路,向左:可以望到山脚下,大山坳里有一个村子,白墙黑瓦的;上山时,双石边村里的老乡特意提醒过,这条路是通往马啸呜口的,但如果想要走完整的古道,却需要走右侧的那条古块古道,这一条是通往上溪村的,昌北古道的纤岭一段就是从纤岭山村到上溪村的。
过了岔路,就开始缓步下坡了,沿途是低矮的灌木,很茂密,并且因为坡度不大,所以竟可以碎步小跑,而且这一段开始,风光与上山时大为不同,两侧山脉开始高耸,植被茂盛,依稀还有秋日的红叶景色,不过还不浓。到1.5公里处时右侧有一个小瀑布,是一路上唯一见到的瀑布,从一大块石山体上流淌下来,穿过石桥,直接流淌下去,积成一个一个的小潭,怀疑他们去钓鱼的水潭会否就是这个瀑布水流下去的。不过毕竟小了点,此段路程行走也快。到石桥瀑布边的又一处废弃石屋才用了10多分钟。
再走,往山路一直下来中间没有岔路,走20分钟,1.7公里左右,到达再一处也是歇脚点的石窑洞,周围景致又变得与刚上山时类似,古道掩映在两侧没脚背的荒草从中。一路向山下延伸。继续往下10来分钟,会见到一排牲口棚一样的木头房屋。这个时候,古道两侧梯田身影再次显现,可以望得见山脚下有一条公路蜿蜒,一座公路桥横跨河上,公路左侧不远处就是一个村落,那就是上溪村。山坡上梯田地里的庄稼都已收割,但可以想像春天,这里的梯田比楠溪江的不会逊色。
从这里下到公路正常也只要10多分钟,并且我们得知,我们眼前这座公路桥就叫纤岭桥,而桥的对面那座山就是纤岭。时间才3点半,我们不准备在上溪村扎营,决定立马穿越昌北古道纤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