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灵动高贵而又朴实无华,玄妙深邃而又平易近人。中国传统的“香”文化历史久远,然而现代人对于香的了解却知之甚少。11月20日,《最合肥》走进裕丰花市的悦雅集,与读者们一起领略雅致的“香”文化。
品
香韵
鲜为人知的“香”文化
中国传统的“香”文化历史久远,在清朝中期尤其盛行。但纵观历史,“香”文化逐渐被人们所忽视,也在一定时期出现了断层。“我们现在从事制香,也是想要把这个空白填补起来。”悦雅集品牌创办人高小峰告诉大家。
其实“香”文化并没有那么神秘和不可理解。香从古至今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古代,品香、斗茶、插花、挂画同为贵族生活精神追求的极致。早在西汉初期汉武帝之前,熏香就已在贵族阶层流行开来。香的广泛使用尤其体现在文人用香上,在一些古籍文献中均有记载。
香料也不仅仅是大家所熟知的沉、檀两种,还有很多其他的材料,比如橘子皮、桂花都能够做成香料,以作熏香之用。
“香”文化里有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香材的使用。高小峰向读者介绍,香材的使用分为两种:养生和日常使用。熏香能够起到养生的效果,而如果将香料作为日常使用的必需品,则能够起到提神醒脑、净化空气的作用。
“古代的房屋中湿气较重,熏香不仅可以去除家具房屋的味道,也能够改善潮湿的空气。”古人在沐浴、更衣、看书休闲等时候均会点香,香早已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魏晋时期就流行以沉香熏衣,达官贵人皆有衣服、被褥要薰香的习俗。”
而最著名的几种香料,主要有沉香、檀香、龙涎香、麝香等。“在我国的传统香文化里,香材的使用占据着重要部分,古人使用香材不分种类,主要用来养生,香在过去就相当于一种生活必需品,其普及程度类似于女性用的胭脂,很常见,但如今很多人都没有用香的习惯,在他们看来用香是一件‘雅事’,而实则不然。”
闻
香味
现场飘起悠悠沉香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掀起了一股“沉香热”。沉香在古语写作中为“沈香”,“相比较檀香的直接香味,沉香的香是幽香,飘进你的嗅觉中。”
在现场,店员沈思特地为大家展示了点线香的过程。所谓线香就是人们常见的一根根很细的香,也就是无竹芯的香,它可以祛除异味,怡神悦心,使用起来快捷方便。沈思先拿出竹叶状的盛器,将线香的一头插进盛器,另一头则自然微翘,整个线香是平躺在盛器上的,宛若一个睡着的女子,接着她便点燃线香,香烟杳杳渺渺,萦绕在空中,香云携着香气在香火明灭中袅袅飞舞,仿佛是踏入了桃源仙境,让人身心自然舒畅。
沉香的香型飘忽不定,不是始终都有香味,现在闻着有香味,过一会儿却又没了,处于一个很飘很柔的状态,这种香味不刺激鼻腔,捉摸不透但又耐人寻味,相比较而言,檀香的香味则比较稳定。高小峰告诉读者,沉香的特点就是踏实、不浮躁,而且没有燃烧的火味、不刺激,给人以安静的感觉。
“这香是你们自己做的吗?”有读者问道。“是的,制香很简单,主要是原材料的问题。” 高小峰说他们的香材都是从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采购的。高小峰还告诉我们,现场点燃的香在沉香中算是中等品,一根的价格大概在十几元。“挺好闻的。”读者们纷纷称道。
古代的香,所用都是天然香料,而现当代以来,化学香精成为制香的主要原料。对此,高小峰很有感慨地说:“很多顾客把花高价买来的香给我看,假的很多,目前香这块儿没有相关规定和统一的标准,香的属类概念很含糊,它既不属于蚊香那类也算不上香水级别,所以现在市场很乱。”他坦言,香中几乎都会添有粘合剂,想将香做出形状来就必须掺加,只是粘合剂有天然与非天然之分,那些添加了很多化学成分的“香”一旦被吸入体内,对人体是有害的。
赏
香形
神奇的打香篆工艺
清纳兰性德《清平乐》有词曰:“寂寂绣屏香篆灭,暗里朱颜消歇。”所谓“香篆”,就是指利用打香篆的道具,将香粉通过模具印入香炉中的过程。
篆香也叫印香,在焚香的香炉内铺上一层砂,将干燥的香粉压印成篆文形状,字形或图形绵延不断,一端点燃后循序燃尽,这种熏香方式称为“篆香”。
只见沈思拿出一个扁圆的带盖香炉,取下盖子,放进一个刻有镂空祥云图案的模板。据沈思介绍,这是铜制的,模板的图案有多种多样。随后,她将檀香粉倒入模板中,再一点点地把香粉拨进模板的镂空处让它漏下去。经一番细致打香之后,模板被轻轻提起,香炉中剩下的就是祥云状的篆香了。大家这才明白,“篆”是指香的形状,因为古代的模板多是篆体字;“打”是制香的过程。
最后一步便是燃香。只见沈思将篆香点燃,盖上炉盖,不久,氤氲的香烟便悠悠地飘出来了,变幻莫测、悠远灵动,香味清新淡雅,不浓不淡,令人心旷神怡。高小峰老板告诉读者,文人品香还有“观烟”的环节。大家便仔细瞧着缕缕轻烟,觉得奇妙极了。“你们看,那烟就像在跳舞一样!”一位读者说道。
读者李海燕平日里特别喜爱香,她几乎每天都点香,有时候甚至会去台湾买香料,她最喜欢点的是檀香与沉香,她说香已成了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天参加本次活动受益匪浅,知道了很多香的文化和知识,也看到了传统打香篆的工艺,我感到很开心。”
在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越发关注的今天,香文化正迫切地想回归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将传统香道文化融入了当今的时尚生活中,为人们在繁忙的节奏中,提供了解香文化的美好机会,为心灵与情怀找到了一个栖息的港湾。”读者周女士活动结束后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