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育儿周记 |
在我的老家有句谚语,叫做“肉亲肉,疼不够”,是形容爹爹、奶奶和姥姥、姥爷疼孙子辈,也就是所谓的隔代亲。此中利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否定者曰,“隔代教育”下的孩子自理能力差,自我中心意识强,不利于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质的培养;肯定者讲,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有足够的耐心,同时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许多由祖辈带大的孩子,身体素质好,在生活照料和安全保障方面要强于其它孩子。
这是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一项在全国范围内调查“隔代教育”的结果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爹爹、奶奶和姥姥、姥爷长大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比例还要高。而在我们安徽,城市里大多是双职工家庭,农村里很多人都在外地打工,隔代教育成了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隔代教育如何才能双赢,就成了我们两代家长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了。
应该说隔代教育除了有它的明显的好处外,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说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的不良个性;容易泯灭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创新精神;容易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乏活力,心理老化。重要的是要扬长避短,克服祖孙三代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方面的差异。尤其是年轻的父母们,一定要明确自己才是教育孩子的真正主角,要注意和老人协调关系,一切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争取隔代教育取得双赢。
专家给我们支招,其一,为了子女的未来,做父母的最好不要双方外出,至少要留一人在家,做好教养子女工作。即使双方为了生计确需外出,在外出前应向子女交待清楚,讲明道理,告诫子女在家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在外务工忙切勿忘记在家子女,要经常通讯联系,进行各方面交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以弥补爹爹、奶奶和姥姥、姥爷教育的不足;其二,爹爹、奶奶和姥姥、姥爷对孙辈的教育,要跟上形势,转变观念,要从培养好后一代着想,认真负起责任,做到严爱结合,不能娇生惯养,想方设法填平与孩子之间的“代沟”,多与孩子进行感情交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孩子,加强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和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三,各级学校对“隔代教育”这一群体要重视,多做这方面工作。除对这些孩子多一点关爱外,在办家长培训班时,力争其家庭有人参加,若确实不能前来的,要组织老师及时进行家访,补上这一课。对少数年老多病的特殊家庭,学校要安排老师与其学生家庭结对子,采取一帮一的办法,搞好家庭教育。同时,班主任、授课老师,要经常运用通讯的方式,与外出务工家长联络,介绍其子女的情况,争得他们的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这是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一项在全国范围内调查“隔代教育”的结果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爹爹、奶奶和姥姥、姥爷长大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比例还要高。而在我们安徽,城市里大多是双职工家庭,农村里很多人都在外地打工,隔代教育成了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隔代教育如何才能双赢,就成了我们两代家长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了。
专家给我们支招,其一,为了子女的未来,做父母的最好不要双方外出,至少要留一人在家,做好教养子女工作。即使双方为了生计确需外出,在外出前应向子女交待清楚,讲明道理,告诫子女在家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在外务工忙切勿忘记在家子女,要经常通讯联系,进行各方面交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以弥补爹爹、奶奶和姥姥、姥爷教育的不足;其二,爹爹、奶奶和姥姥、姥爷对孙辈的教育,要跟上形势,转变观念,要从培养好后一代着想,认真负起责任,做到严爱结合,不能娇生惯养,想方设法填平与孩子之间的“代沟”,多与孩子进行感情交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孩子,加强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和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三,各级学校对“隔代教育”这一群体要重视,多做这方面工作。除对这些孩子多一点关爱外,在办家长培训班时,力争其家庭有人参加,若确实不能前来的,要组织老师及时进行家访,补上这一课。对少数年老多病的特殊家庭,学校要安排老师与其学生家庭结对子,采取一帮一的办法,搞好家庭教育。同时,班主任、授课老师,要经常运用通讯的方式,与外出务工家长联络,介绍其子女的情况,争得他们的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前一篇:五分钱的商业秘密
后一篇:合肥餐饮业:群“羊”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