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我的苏州我的活
标签:
人生感悟随笔 |
分类: 随笔 |
来苏州已经一周了,来的原因很简单,应邀参加一个关于水乡摄影培训班。我既是讲师也是学生,主办方接待工作不错,课程研讨交流很少,更多的是吃喝玩乐。关于水乡,来过已经N次,似乎创作的激情已殆,剩有的仅是一个行者游客的游荡。我怀疑灵魂已死,只是一具躯壳而已。
这一刻,酒店外正下着不大不小细雨。下午没课,他们都结伴倾巢而出,言曰亲身体验江南雨巷的美轮奂。我相信他们会找到的---有心就有一切!我,什么也没有了。所以,就这样坐着、躺着、静思着……
窗外的雨丝依旧飘落在阳台,浸洒在我赤裸的躯体,凉凉的,像水做的江南女子的小手抚过,暖暖的,沁入心扉。我没有思想,也没有情趣、格调,只是傻傻地端详着窗外每一方、每一寸大大小小的景观,怎么看都是一副园林的构图。
这个城市每一个角落,都如人们对她的称谓和想象。
昨日,在同里水乡。一个学生问我:同里和丽江您会喜欢哪一个?我没有回答他。丽江在我眼里,是一本故事书。你可以一气呵成读过,亦可以慢慢品味,自由的是你,而不是她。你是主人,她是客;苏州,更像一首诗、一幅水彩画,你阅过、看过、摸过、走过,留下的只是遗憾。也许我们会在心里感觉还少了点什么。因为我们在她的眼里只是游客,匆匆步履的旅人,她不属于你。你、我亦不会把她当做自己的城市和家。
她的美是局部的,也是整体的。
和周庄乌镇朱家角等等水乡相比,我更喜爱同里的静谧。有人说,是商业的气息冲淡了人对她们的那份情愫。我不这样看,生存是生活的基本法则。生也累、活也累,生活是为了不累。所以,他们是对的,生在水乡,为了生活他们再累也值。这,就是当今社会赋予他们的唯一责任。
我们也是。
而正是这样的生活状态,让我在同里感觉到了和其他水乡的稍有不同。我说她是静态的,懒散倦慵的。看起来有一丝丽江古城的韵味。她不需要你住下来才能工作,才能拍到晨曲和夕照。她没有如织的游人,古城的店铺也时有关门闭客的;做生意的老板也时有昏昏欲睡的;亦没有遍地的客栈和风味小吃。所有的人都在生着,也在活着,但没有了那种累。在一家经销澄泥石壶的店铺,看到了我喜欢的。收藏石头已经很多年了,每到一地儿,工作可以不做,当地名石还是要淘。店铺的石壶很精美,物件不多,但都很精致,造型奇特,质地朴拙,色泽淡雅,壶壶个性,愈显古色古香。我,心潮涌动。但为了口袋的银两,不得不装作若无其事一件件翻看拨弄着。顺便和老板娘扯着。老板娘的口才很好,数落起他们的工艺祖传历史和价值。她说物件全是手工做的,老板就在后屋院雕刻呢。我漫不经心走入后院,老板果然在忙着。点上一支香烟,塞进老板嘴里,坐下来和他攀谈起来。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朴实的中年人,挺实在的一家人。
从后院再回到店铺柜面,和老板娘谈起价格,她的报价让我大吃一惊,远远低于我的心里价位。再仔细斟酌一番手中的物件,实在看不出假货的痕迹,也没有了理由去砍价。买下四件,打包走人。
人说。人生七壶。人生起步·辛勤耕耘·一步一印·有板有眼·壶上有壶·人上有人·高风亮节·方显峥嵘!
我,只买了四把。下次吧,下次来还去他们的店铺。
他们教会了怎样活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