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少数民族风情(二):一个苗族女孩的婚礼

(2017-05-26 05:43:01)
标签:

文化

美国少数民族风情

苗族的婚嫁

分类: 美国生活
      
       美国少数民族风情(二):一个苗族女孩的婚礼

    很惭愧,离美国少数民族风情(一)过去了16个月,曾经以为可以在很快的时间内写二,通过一个女孩子的婚礼写写苗族婚恋的习俗。今天要写的又恰恰是Bee,虽然故事的主角又换回了这个熟悉的女孩,但因为全程参加了她的婚礼活动,相信这篇文字更具真实性,或者更有趣吧。

                  美国少数民族风情(二):一个苗族女孩的婚礼

    Bee的婚礼举行了两次,第一次是小众的(双方同学朋友亲戚),第二次是对外的,女儿接到邀请时,正在洛杉矶,所以,错过了她第一次婚礼,好在赶上了第二次,女儿知道我这个“业余作家”很感兴趣,征求了Bee的意见后,拉上我一起去,所以,我给女儿和自己一人买了一份礼物,一套美国宇航局NASA生产的玻璃烧锅和碗碟,相信,Bee未来的小家庭一定用得上。

    跟大多数美国其他族裔的孩子不一样的是,苗族的习俗硬性规定是,只能跟同族的人通婚。Bee大学时期,被外族男孩追求过,也喜欢过外族男孩,一个在泰国餐馆打工的同学,经常很花痴地拉着我女儿一起去吃饭,远远看着,心上爱慕,等人家端菜过来,脸红到脖子。有次我女儿实在忍不住跟她说,我帮你问问人家到底有没有女朋友了,要不,你这样爱在心头口难开,也是很痛苦呀,谁知Bee很淡定地摇摇头:不必了,看看就好,我们苗族是不可以找外族人结婚的。这个,当初我倒有些吃惊,一是什么年代了;二是这里是美国呀。

    一如我在(一)里写过的,“对于苗族人的传统戒律,我有点抵触,但又为这样一个紧紧抱团的族裔,为他们坚守信仰般地守护他们的传统文化而高兴。

    女儿开着车在高速上飞奔,等我们到达这个位于加州农业区中央河谷的Fresno小社区时,开车在街道上转悠,街上没有一个停车位,这时,我看到一个离Bee家里不远的街口,站在一个朝我们招手的中年女人:你们来参加婚礼的吧,到这里来停车,她只断断续续讲几个英语单词,但我猜到她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停在她家的车道上,但因为她儿子的车等会要出来,所以,可以停在她家和邻居家的空地(女儿很佩服我们俩神奇的沟通能力)。

    我们拿着礼物过去,Bee早就在外面迎接,一年不到再见她,从外貌上,Bee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稳重的少妇了,苗族还有走婚的习俗,在美国不走婚了,但婚前性行为是被族人和家人接受的,高高挺起的肚子,我们都以为她怀孕了,很为她高兴了一阵。

       

    屋里屋外到处是人,热闹非凡,所有的来宾都是亲戚和几个缺席第一次婚礼的同学,最大的区别就是,男人坐着喝啤酒聊天,女人们负责干活,跟我以前了解的一样,现在眼见为实。


       美国少数民族风情(二):一个苗族女孩的婚礼

美国少数民族风情(二):一个苗族女孩的婚礼

     坐在客厅长桌上的,显然是尊贵的客人们,他们在拥挤的屋子里,用苗语交流,看上去都很轻松,声音沉稳,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Bee把我们介绍给父母家人,特别是她的老公,我们都很熟悉了,再见都很开心。

       美国少数民族风情(二):一个苗族女孩的婚礼


      Bee把我们领到后院吃午餐,几样简单的菜肴,又咸又辣,饭团倒是很别致,虽然是简单的几样东西,但像流水席,不断有人烧菜端上来,水果盘上,一只只苍蝇飞来飞去,用糯米做的血红和翡翠绿的点心,也是苍蝇们准备下嘴的对象;看到我们两个外族人来参加婚礼,大家对我们非常友好,当我对正在洗碗的女人们的手工线秀的围裙,婴孩的背篼感兴趣时,她们都大方走出来让我拍。

美国少数民族风情(二):一个苗族女孩的婚礼

美国少数民族风情(二):一个苗族女孩的婚礼

美国少数民族风情(二):一个苗族女孩的婚礼


美国少数民族风情(二):一个苗族女孩的婚礼

美国少数民族风情(二):一个苗族女孩的婚礼

美国少数民族风情(二):一个苗族女孩的婚礼

美国少数民族风情(二):一个苗族女孩的婚礼


    细心的你,一定发现了,美国苗族人,大都肥肥矮矮的,因为政府有倾斜政策,所以,食物是不缺的;而路边大大小小的快餐厅,女儿分析说,这个地方经济不太发达,我们教授说了,经济发达的标准是,人们能吃上最新鲜的食物,所以,经济好的地方,都会有Whole foods等有机食物店,快餐业发达,是因为机械化加工的食物可以更廉价,我笑笑提醒女儿:不要搞地域歧视哦。

    吃过饭,Bee和大家一起到外面拍照,不时要安排那个比她小两岁,憨厚可爱的大男孩丈夫来接待客人,一起合影,Bee的妈妈过来,她不像女儿那样笑容灿烂,今年才41岁,却已经是7个孩子的妈妈。在所有的照片里,这是唯一带着浅浅微笑的一张,应该也是今天所有参加婚礼的人中,最沉重最难过的一个人,这个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妈妈”.

美国少数民族风情(二):一个苗族女孩的婚礼

四个大学同学

美国少数民族风情(二):一个苗族女孩的婚礼


    拍完照,写完留言,Bee的妹妹跑来跟女儿说,你妈妈是否有兴趣看我姐姐换传统服装?于是,我们在拥挤的屋子里挤进Bee父母杂乱无章的主卧室,经同意,Bee让我一一拍照,还告诉我,服装和帽子,都是妈妈准备的,银饰是妈妈的,但婚礼后要退还给她。


美国少数民族风情(二):一个苗族女孩的婚礼

美国少数民族风情(二):一个苗族女孩的婚礼

腰带有黑绿红三色,缠了一圈又一圈,大人们总是不满意,Bee伴着苦脸解释说,是为了让腰凸显出来,女儿在一边偷笑。

美国少数民族风情(二):一个苗族女孩的婚礼

    换了衣服,族人在帮助Bee家清理嫁妆(包括所有亲戚朋友送的贺礼),Bee和她老公准备给大家切蛋糕,很自然地轻吻,拥抱,互相抹蛋糕,那种热度,真让人羡慕。

美国少数民族风情(二):一个苗族女孩的婚礼


美国少数民族风情(二):一个苗族女孩的婚礼

    然后,Bee和老公要接受族里尊贵的长辈们“训话”,她妹妹介绍说,其实就是说些结婚后夫妻要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好好生活的事儿,这个有点出乎我的想象,我以为他们一定会严肃地板起脸来装模作样训人呢,看起来气氛真好,Bee的老公情不自禁又伸出手环住她的脖子,大庭广众之下,两人一次次拥抱亲嘴,长辈们很开心地看着,再次让我大为感慨。

美国少数民族风情(二):一个苗族女孩的婚礼

    等清理完嫁妆,大伙一一提到车上,准备把新娘和嫁妆一起接走,Bee妹妹再次介绍:按苗族的习俗,结婚前,男方要拿聘礼钱给女方家,一会把嫁妆带过去男方家估价,看有没有超过聘礼钱,这是衡量一个女孩有没有嫁对的标准,如果没有超过聘金,说明女方嫁值了;反之,就是没嫁好。我和女儿都为Bee捏了一把汗,希望她嫁值了。这时,Bee的妹妹莞尔一笑,现在我们的传统也改了很多,只要他们俩彼此相爱就好了。

美国少数民族风情(二):一个苗族女孩的婚礼


美国少数民族风情(二):一个苗族女孩的婚礼

    没有我们预想的婚礼,车子发动前,有了最动人心魄的一幕,Bee和妈妈相拥而泣,一如我了解的,Bee的妈妈担心女儿重复自己的辛苦一生的命运,又无能为力改变什么,事实上,在Bee去年暑假毕业后,从未真正出去找过工作,而是回到她的家,她的族裔中来,除了帮助家里做农活,也去男方家做农活,而她昂起的肚子,不是怀孕了,而是,辛苦的体力活后,放开肚子吃,虽然她的脸蛋依然年轻美丽,但粗大的骨骼和胳膊,预示她比自己的母亲更能干,更麻利……希望不会更辛苦。

     一个中等个,讲一口流利英语的男孩,看到我和女儿挤在一条椅子上,马上把自己的椅子搬过来给我们坐,后来我一个人到处拍照,他再次看到我,很惊喜地说,我知道你女儿在哪里,但愿你不是Bee,我心想;不远处,Bee妹妹的男朋友来了,也是族人,两个人开始了动人的眉目传情。


      穿戴好Bee准备去婆家前,跟女儿一起合影,两个同学室友加好友,女儿见证了Bee和她老公相爱到结婚的全过程。四个大学同学中,除了Bee,其他人不是工作就是继续升学。种族不同,文化不同,所有的人生路也不同,人生苦短,走什么样的路,没有人能保证有个100%幸福的未来,唯一不变的是她们一起度过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而情同手足的深厚友情,都不会随时光改变。


     没有等到Bee上车,我们就此告别,女儿别过脸,眼里闪过莹莹泪水。

美国少数民族风情(二):一个苗族女孩的婚礼

   

 

    后记曾经,我为Bee爱上的那个餐馆男孩不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而遗憾,Bee对同样疑问的女儿的回复是,我也想找外族人,但我怕,这意味着跟我整个家人,整个族裔作对,作为惩罚我的手段,就是开除出族,父母不会再理睬自己,要失去的将是父母家人,整个族裔。Bee妥协了,但看起来她也很快乐。她曾经像一条脖子被套上绳索的鱼,在大海里神游了四年,然后她没有太纠结,带着她所学的知识回到自己的部落,不管未来,她的知识能不能用上,目前看起来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去过大海呼吸,游泳,也许,海风太腥,海水太咸,也有一定的危险性,自己的部落是安全的,或许也是温暖、自由的,唯一的是少了新鲜和刺激,将来有一天,当自己像妈妈一样儿女成群,为了养家,她一样下地干活,还要出门打工,看着没有上过大学的老公,坐在椅子上翘起二郎腿跟人高谈阔论,却不会帮忙时,会不会后悔呢?

 

    关于苗族部落离婚的情况,如果只是两个人,会很简单,自己协商,分一下财产就行;如果涉及到金钱和孩子,他们很多人选择不通过律师,不上法庭,而是找族长等权威人士来调解,最后大家妥善解决,通常会照顾女方和孩子多一些,而且,会用书面形式写下来,双方和调解,见证人签字为约,以后不会再为此纠缠不清,从这点上,我觉得苗族部落,具有真正的文明高度。


       博友香香提供了一个准确信息,苗族男子去世后,他的亲兄弟得接管他妻子和孩子们,所以,很多苗族人都有两个妻子的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