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艰难的职业选择
(2014-04-01 07:31:21)
标签:
孩子们大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家长和孩子的矛盾妥协 |
分类: 留学美国 |
敲完这篇文字,女儿也发回来一张照片,淋成“落汤鸡”了:“脚都冻麻了。”
“快去洗澡,把水开热一点,别着凉。”在女儿的职业选择上,我有些不讲理,但她一定也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老妈只是临门一脚罢了。
妈妈也为你庆幸,在美国,作为普通人家的孩子,你有机会去了解,实习多种职业,未来,选择自己真正有兴趣的工作来做。
这两年,心身极度疲劳,除了担忧父母,还有一个让我担心的人,那就是我的女儿。
此时,她正行走在狂风骤雨中,没有开车,打着伞,去找公车站,她要去到一所陌生的小学义务教学,除了老板给她的一个地址,她并不知道具体位置,也不认识学校任何人。
风会把你的伞吹翻吗?你会淋到雨吗?站在台上,面对一帮小孩子,你会紧张吗……有点后悔,如果昨天不从女儿处跑回来,今天完全可以送她去学校,等她放学,第一次教书,有妈妈陪着,她不要担心交通,一定会好过一点。
女儿做过很多种义工,但这次义工,却只是为了选择自己的前途……
前面的文字里提到过,美国孩子到了大二,基本上就有了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因为要选课,没有人逼你,但耽误的都是自己的时间。女儿跟很多孩子一样,并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问她喜欢什么,她说喜欢吃,所以,她最初选择的职业方向,是她进入现在大学的最大理由。
本来我和先生也没有什么意见,可有天我们俩突然有意见了,因为这个专业“钱途”和“前途”都不太好。而实际上,女儿上大学前,我们都希望她将来做护士,护士这个职业在美国还是很大的挑战性的,我分析过女儿的特点,她很细心,遇事先翻本子看看,临危不乱,有条不紊;二,她很有爱心,喜欢帮助别人;三,女儿大学毕业时,正值美国“婴儿潮”第一波进入老年(百度百科:在美国,“婴儿潮”一代是指二战结束后,1946年初至1964年底出生的人,人数大约有7800万。 “婴儿潮一代”进入老年,他们为旅游、化妆品、药品和医疗服务创造了巨大市场),在医疗服务方面需要大量人才;四,在美国,护士是一个非常受人尊重和信任的职业。前途一片大好,女儿最初也是同意了,可有天,她突然跟我急:“不要做护士,怕血怕死人,为什么我要想那么多?我周围很多同学什么都不管,随便挑一个专业,他们好快乐。”
“可是,你的师姐不是告诉你,你的专业以后出来工作会很无聊,薪水也不高。”
“我知道你现在就恨不得我给家里赚大钱。”呃呃,女儿变得不近人情了。为了缓和矛盾,我们一度妥协。可不久前,我们再次跟女儿旧话重提,还发动我们所有的关系,让女儿去了解,做护士并不是她想象的可怕。而且,在美国做一个护士,不是那么简单的,首先要完成四年制学业,还要考从业证,要有实习时间,而往高一级升,需要更高的学历和工作经验。当然,我还有点私心,女儿还从来没交过男朋友呢,医院里的男医生和男护士,特别注意外形,高高瘦瘦、漂漂亮亮的聪明人都在那。
放开私心不谈,无论如何,我们都认定这是为女儿好,希望她早日落实自己的专业,也让我们安心。
上周女儿放春假,我们的矛盾彻底引爆。
“妈妈,实际上,你以为我连护士做什么的都不想了解,就拒绝你的好心吧……”女儿后来给我写了一封很长的Email解释,但情绪非常抵触,连称呼都没有。
“还有一个我喜欢的职业,我也在考虑,我一直想做老师,数学,化学,生物老师,我都喜欢,我了解了成为高中老师的整个过程,只是,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所以,我跟老板说了,她介绍我去一所小学实习,一周上一节课,做一个学期,我老板以前也想做老师的,后来也去学校实习,发现自己真的不喜欢跟小孩子打交道,所以,她建议我也这样,也给我提供了这个机会,如果一个学期后,还能喜欢,我就朝老师的方向发展自己,而且,我跟高中的英文老师打听了,做中学老师原来薪水挺不错,工作也稳定,这是我以前没想过的。还有,做老师下午三点就下课了,还有很长时间的带薪寒暑假期,以后我想给你生三个孙子,我就有时间陪他们了……”女儿的好耐心,化解了我们的矛盾。
说到孙子,哈,当然,说到我心坎上了,没想到不声不吭的女儿,依然那么有主意,所以,马上支持女儿做老师。这不,今天是女儿第一次实习做数学老师,但愿她喜欢这个工作,更喜欢那些孩子们——有时,孩子们淘气时,不都是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