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外华人第二代的职业选择

(2014-03-18 03:44:46)
标签:

华裔第二代

职业选择

烦恼

不健全的医疗制度

教育

分类: 留学美国

为什么要工作?职业与兴趣可以并存吗?我究竟将来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不仅是国内,也是海外华人家庭倍感困惑的问题。         

一,为什么要工作?

相信您会毫不犹豫说,工作就是赚钱吃饭呗,钱多可以攥起来,存进银行或者投资赚更多的钱,可以买漂亮的房子和高档车,可以让你的家庭过上更好的生活,可以飞到很多地方去旅行,可以让很多人羡慕,对,还可以做慈善,让更多的人获益。

不错,这些都是很乐观的工作动力,还有别的吗?其实,工作还有很多被我们忽略的重要作用。

赚钱生活,买一些你真正想要的东西,还有工作可以让你获得自尊,你会为自己能赚钱而骄傲,为在工作里获得的成绩,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成就感;工作不会让你感觉自己无所事事,上班让你有地方可以去,而且,在工作里你可以学到新的技能,可以认识新的人,或许,你们可以因此成为朋友,如果意气相投,下班后还可以一起做点什么,工作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你可以成为家庭成员和孩子们的榜样,你的孩子会看到一个努力工作的父母亲,他们长大想像你们一样,当他们老了后,依然会想着去工作,并从中获得快乐。

既然工作有这么多好处,自然,工作与教育,教育和未来的职业选择,都是息息相关的了。

二,职业选择

很多海外华人,常常自嘲为“码工。”因华人做电脑程序员的人很多,他们的年薪,其实,远远超过了美国社会的平均收入,但工作比较无趣,人在没有选择的时候,往往思想会比较单纯,快乐和幸福点会比较高。在华人第一代通过辛苦工作,累积了一定的财富,自然是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有出息,不管他们是不是继承自己的职业,都希望他们未来获得比自己高的收入,因为高收入而得到更多的快乐,不得不承认,高收入和快乐,很多时候,也是成正比的。

对于在美国社会环境里成长的第二代,他们的思维会逐渐美国化,金钱很重要,但在相对自己的兴趣,发展兴趣成职业的孩子越来越多,因为他们更多重视生活质量,希望工作不仅是满足生活需要,更重要的是,在工作里获得自我肯定和快乐。

中国人历来重视教育,海外华人家庭也一样。作为父母,在孩子年幼时,还可以“主宰”一下他们的思想,但孩子们接触的世界比我们广阔得多,他们从小就去麦当劳,汉堡王打工,赚取零用钱,他们比华人一代人更加独立和自信。所以,在职业选择上,跟父母的意愿常常相左,如果父母给太多意见,会让他们叛逆,甚至搬出家门,“老死不相往来。”

 

三,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未来职业选择)

职业选择,往往跟社会需要有关,所以,我们常常会留意,哪个专业正热门,工作好找,很多孩子父母是医生,律师,工程师,会计师,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选择跟父母职业贴近的专业,有些父母在餐馆打工,他们的孩子都有“穷人孩子早当家”的志向,很听父母的话,在有限的资源里,孩子会选择职业前景比较好的工科,也不管是不是自己喜欢,这些都是单纯的,不让父母操心的“乖乖孩子。

但也有很多华人的孩子,他们的兴趣不在此,他们会选择音乐,体育,社会学这些专业,在孩子们走向社会后,会受到很多职业挑战。

一个人年轻时,考虑自己的兴趣多过收入,特别是选择音乐,电影,体育和社会学这样专业的孩子。当他们发现音乐、体育能成为马友友,李安,林书豪的人实在是鳞毛凤角,而绝对多数人,甚至得不到一个足以让自己糊口的工作,生存都成问题时,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失落。

四,父母的烦恼

我认识的一些家庭条件非常优越的孩子,他们选择了社会学,这意味着,毕业以后,他们会去做公务员或者没有收入的社会工作者,后者,是非常富有奉献精神的一代人,但同时,也是很多家长烦恼的根源。

最实际的问题,在美国这样医疗费用非常昂贵的社会,如果没有医疗保险,可能一场大病,会让一个家庭倾家荡产,如果没有实现全民医保,或者一部分使用,大多数家庭依然用公司的医疗保险,这意味着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好的医疗照顾,“Obamacare”已经有人在用这个保险,昨天刚刚听朋友说,她去医院看病,医生就不买账,拒收这个保险,因为看完病,医生只能在政府收到30%的医疗费(抱歉!这个数据我还没有去证实),所以,大多数家长,依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正式职业,能有全面的Benefits(医疗,退休账户等)。

有个朋友的女儿,今年29岁,依然没有工作(做义工),按照加州的法律,她在母亲创办的公司里,跟父母一起买医疗保险,但最高年龄上限为26岁(还有别的办法买医疗保险),但她去任何地方做义工,父母也给她掏生活费,甚至公车费机票钱,虽然家里有足够的钱给她支付,但父母因为女儿常年累月的拖累,早已烦不胜烦。

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同时也意味着在社会上担当的角色。父母给予孩子的,不仅是财富,更希望孩子因为在父母那得到更好的照顾,而“青出于蓝,”比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就。相信,不管是华人还是别的族裔,没有哪个父母,喜欢孩子一辈子靠自己生活。

 

,其他族裔同辈的压力

在美国,大学二年级才开始专业选择,可很多孩子并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更别说未来的职业。而周围很多美国孩子,他们的大学,是人生幸福感最强烈的时候,他们会有很多新的尝试,比方试试酒精和大麻的味道,结识更多的朋友,发展自己新的兴趣爱好……

 

海外华人的孩子,生长在海外,但因为家庭出生的背景,他们多少会受到父母的影响,很多孩子都想跟父母保持一个好的关系,在家里要对付“冥顽不化”的父母,在学校也会受到其他族裔同辈的压力。

“你长大想做什么?”其他族裔孩子问。

“医生。”中国孩子回答。

“哈,或许律师,工程师……我知道,你一定是中国人,你们中国家长都这样。”看看,华人家长的形象,在其他族裔孩子眼里,竟然如此“不堪”。

其他族裔的孩子,怎样选择他们的职业?有个出生在中部的美国女孩,她回故乡探望父母时,曾经给我描述过:“当风吹过的时候,我听到大片的玉米细碎的声音,我的心已经在流泪,故乡真是太美丽了……”可我知道,这种情绪只是暂时的,因为不久前,她还跟我说,当年为了不再跟父母和其他兄弟姊妹一样做农民,她选择跟老公“逃离”家乡,来到加州工作。

还有一个完成牙医专业的孩子,本来这是一个非常赚钱的职业,可有天他突然改变主意了,因为他讨厌看到那些Ugly的牙齿,的确,没有牙齿问题的人,基本上洗牙。后来他放弃做牙医,去奥地利学艺术。

最近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他儿子也放弃了 护士专业学习,因为嫌钱赚的太少,现在改学商业,并边读书边帮父亲打理生意。

无论如何,华人第二代,比艰苦打拼的第一代,都要多很多选择,这是个不争的现实,但也是大家烦恼和争执的根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