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真实的海外华人的故事(八)差点去了台湾电视台

(2012-05-22 06:13:55)
标签:

江江

台湾

电视连续剧

电影电视

文化

分类: 文化娱乐


 

人生的路千万条,究竟哪一条是把自己送上成功人生的那一条?没有人知道。但我们知道,只要你不愿随波逐流,上天常常会给你开启各种各样的大门和窗户,人生在没有什么选择的时候,有时难免郁闷,但当你有选择,你就会经常处在人生的岔路口:你只有两条腿,当你选择其实一条的时候,你就必须放弃其他的道路。

 

对于静江,她也曾经遇到一个让她颇为心动的岔口,对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对视艺术为生命的人,名誉和财富他们固然也喜欢,但相对他们的作品,他们每天所做的工作,前面两样又不足挂齿。所以,你能见到世界上有多少真正发财的艺术家?如果没有被他们幕后的团队来操作,走商业模式的话。

 

如果你在国外遇到一些衣着光鲜,谈吐不太接人间地气的艺术家,请不要嘲笑他们,他们可以清贫,可以不入流,但他们绝对不庸俗,他们入的是自己的流:可以很清高地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在他们自己心中认定的的艺术殿堂里,孜孜不倦得追求着,我由此常常对他们充满了敬意。

 

江江也曾经是一个这样不接地气的艺术家,对电影电视作品,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处理方式和能力,作为导演,她在八一厂打好的艺术功底,让她即使在抚养女儿的时候,一些欲望也在心里滋长,她太想有个平台把自己的才能显示出来了。她了解中国,了解中国观众的胃口,她的父母和弟弟,都在继续演出或者执导不同的电影,他们交流的不仅仅是吃喝拉撒,更是一部电视电影从剧本到选角,从资金筹集到选景再到后期制作完成的整个流程,这是作为一个特殊艺术之家有别于普通家庭之处。于洋夫妇非常热情好客,对孩子们,他们不但鼓励他们积极去交朋友,甚至还帮孩子去交往好的朋友:有上进心,有才华,为人正派……这些江江和晓阳的朋友里,在这个家庭里,他们也能找到一种家的温暖:远离父母来京工作生活,陌生的环境,去大名鼎鼎却毫无明星架子的于洋老师家,那是多么荣幸的事情。除了可以经常去蹭饭,他们还组成了一个文化电影沙龙,他们高谈阔论,这也是这个家庭特殊的地方,有这种环境和土壤,这个家庭里的电影,文艺细胞会不是更新生长,各种影视界最新消息,也让沙龙里的人雀跃。

 

江江是有些遗憾的,她真的不那么想成为场记,成为导演,她喜欢舞蹈,她想继续活跃在电影屏幕上,一心想成为父母那样的知名演员,可知道她心思的爸爸,有次找机会把她带到海边,这场对话对江江爸爸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酝酿了很久,一方面希望能改变女儿的心意,另一方面,尽量不要伤害她的感觉和自信。这场深刻的父女对话,时间过去了那么多年,江江已经记不清楚那么多了,但她依然记得父亲严肃的表情,他用眼睛盯住江江,一点没有躲闪,有些痛惜的对江江说:“你呢,漂亮不够,这样的话,被人指指点点就不好,你要学就学导演”。这泼冷水浇灭了江江当大明星的梦想,这是的江江,不再是昔日北影附中顽皮的“八大女金刚“首领,走过那些非凡的岁月,她已经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懂得的尊重自己父母意见的大女孩。

 

远嫁美国,她不得不再次远离自己的艺术梦。但她挚爱艺术的心却从未泯灭过。在一次次默默的期待里,终于等来了一次机会,这次机会,让她差点要暂时放掉自己在美国拥有的最珍贵的一切:先生和孩子,她太爱她的电影电视了。

 

90年代初,中国大陆观众能看到大陆引进的、越来越多的台湾优秀电视连续剧,而秦汉,林青霞,林凤娇等明星,而开始走俏海峡两岸,不少电视连续剧的插曲“月朦胧,鸟朦胧”“在水一方”等,几乎人人会唱。而那个时候,“外婆的澎湖湾”,“兰花草”“乡间的小路”,“橄榄树”“爸爸的草鞋”等经典而脍炙人口的台湾校园歌曲也开始在大学中学校园、年轻人中广为流行。

 

台湾需要打开中国大陆的销售大门,他们需要有大陆背景,了解国内观众胃口的人到一个团队里工作,91年,在女儿3岁的时候,台湾一家电视公司有人过来美国,他们早就了解了于静江这个特殊的艺术之家和她本人的背景,极力邀请她一起回去台湾做电视连续剧,他们频频催促江江,开出让她心动的职位和价位。于静江动心了,让的确非常想找回到自己熟悉的行当里,她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去赚钱,更重要的是,她可以释放自己的能量,她也要证明,岁月的沉淀,已经让她筹备够了,她现在更有能力做追求自己终身至爱的电影电视事业了。

 

江江的梦想调动了她身上所有幻想的细胞,她在心里无数次地站在摄影机的监视屏幕前,一遍遍分解她心中的角色,她甚至有了很多电视剧的构想,怎么预算怎么出片怎么推广发行的一系列操作的计划,她制作了很多小卡片,来记录这些心里的点点繁星。一个女人来到世界上,她们除了社会上承担的角色,在家庭里,她们肩负了太多的责任,照顾年幼的孩子,晚上若干次爬起来喂奶和换尿垫,日日夜夜毫无喘息的机会,严重睡眠不足,会让人抓狂;而那永远也做不完,做完了又不显眼的家务事,会让女人毫无成就感。

 

女人的一生,可以真正在这个社会活跃多少年?即使有一个自己喜欢的职业。这是多少事业型女性痛失家庭和丈夫的原因,因为没有多少男人真正愿意甘居女人的背后,做她事业的推手。而当他们的妻子被很多人认识,接受,而自己总是尴尬地站在一边,接受大家的“瞩目”,经过最后的挣扎和选择,他们宁愿“躲”起来去做自己的事情,或者找一个上进心不那么强的女人,一起过些简单却不累心的日子。

 

而对江江来说,她有多少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呢?她的敏锐的嗅觉,让她知道,搭上台湾电视连续剧这只顺风船,将会把她的人生送上一个辉煌的顶峰。

 倪星伟有着男子汉宽广的胸怀,他愿意支持妻子做很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这次,他却表现了从未有过的固执,作为丈夫,他的努力工作,已经给这个家庭创造了衣食无忧的平静生活,他不能放她走,他认为夫妻是要在一起生活的,每天都相伴相依,有情感交流,那才叫夫妻。房子里有女人,那才叫家;而孩子还小,更需要妈妈。丈夫的反对,让她联想到父亲跟她在海边的那场对话,她现在不再是那个单身的无忧无虑的北京女孩,先生和孩子,他们已经是一个不可再分离的整体,她让就这样痛苦地把心中的最爱掐灭掉,最后,她把自己精心制作的小卡片一张张撕成碎片,从三楼上往下扔,绿油油的草地上洒落了白色的纸片,它们像江江在心中闪烁的繁星,消散在无边无际的星空中。


有次助手半开玩笑说:“假如你去了台湾,说不定后来台湾会有更多的电影电视剧进军内地,或许还会因为这些拍片接触的机会,让台湾人更多了解大陆和大陆的人,大家沟通起来会更顺溜一点”。毕竟,电视电影,从来就像软性广告,它们会有更温润的方式来改变你对事对人的观点和看法。

 

江江终于决定放弃这次机会,一心一意抚养女儿,像她自己说的:“我至少是一个合格的妈妈,我一直陪着她成长”。事后,于静江也没有后悔于当初的放弃,但提到曾经有过的这次机会,她的脸上依然有一丝难以捕捉到的向往和遗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