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一句:美国的教堂有很多种,每个族裔都有自己语言的教堂,美国人的教堂,美国人为主,但也会有其他族裔的人加入,组成多民族的使用英语做唯一语种的教堂。
1.
阳婆婆
(三十里铺插曲)
阳婆婆 一落
你倒像烧着那一把火
急急忙忙往前跑
哎嗨
瞭呀么瞭哥哥
向阳花一开
你倒是遍呀么遍地黄
哥哥呀妹妹口对口
比呀么比蜜甜。
自从听龚琳娜的歌,就喜欢上她那甜美的声音。尤其是我先生,一首歌一天可以听无数遍,听了一年还没厌倦,不过,要说他是粉丝,他肯定不会承认。看到他那痴迷的模样,我说:“你就别龚琳娜了,干脆我唱给你听吧。”
一言既出,先生便给我看视频看歌词,尽快让我熟悉这首歌。不唱不知道,一唱还发现有点难度呢。特别是那个甜蜜蜜的样子,像我这样的粗人,实在唱不出那个味道。但无论如何,我喜欢上了这首歌,喜欢上了老龚那甜腻腻又充满个性的声音。
2.
老乡小文的文笔给总是给我很大的启发和灵感,看他把家乡那些事儿描述的那么传神,让我仿佛回到故乡。在他博文《大家都在藏猫猫》里,他回到老家,找不着路,“我打电话求助,表妹在电话那边笑,你站着别动,我来接你。”这个让我特别有感触,因为我常常迷路。所以,很多朋友一听说我单独开车出门,总是为我捏一把汗,不过,不是有所有人都有同情心,看看这个你就知道。
早些天被一个美国人教堂邀请去教堂看圣诞节前的训练,被GPS 把自己迷在一遛商店前,我打电话给John,他在电话里说:“I am on the way. Just wait
for me one minute. What? You are in the shopping center?
I see, going up, the church is on the left".
(我在路上呢,等我一会,什么?你在购物中心?上去,教堂在左边) 。
这里没有出来疼我的表妹,我只好乖乖地倒车出来,going
up, 寻找左手边的教堂。很锻炼人不是?不过,偶尔还是喜欢有“表妹”接我的亲切感。
Jay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东方女子,她有非常高的音乐修养,但她不会因为我唱歌好听而忽略赞美我的歌声,突然想起一句话:当一个人站在一个高度,他们不会妒嫉别人的;没有妒嫉心的女人开朗,大气,美丽。
3.
音乐指导Jay突然大声唱歌,一下撩地我忍不住哼唱,她说:“嗨,你声音好好听哦,唱几句给我听吧。”
我倒很谦虚:“我英文歌肯定唱不了你那么好”。
Jay说:“你就唱中文歌吧”。
于是,我扯开嗓门大声清唱“阳婆婆那个一落……”。(我一早就在家练了嗓子的,就是为了这一下吧,嘿嘿。”)
Jay睁大眼睛,哇呜,你的声音好美,唱完好不好。于是,我受到鼓励,再从头把歌唱一遍。
“很高兴听到你的歌声,你到教堂来唱歌好不好,就唱中文歌,就这样唱,真好听,你可以翻译给我听,你唱的什么吗?我只会听你声音”。她不好意思地说。
我跟她解释,你先要弄明白歌里唱“哥哥妹妹”,在中国很多地区,叫男朋友哥哥,男朋友称女孩妹妹,他们在那种彼此的称呼里表达爱情……
Jay觉得很新鲜,讲了若干个好听,你有一个美丽的嗓音,最后跟我“撒娇”:“我要跟你谈谈,你要发誓到圣诞节到这里唱歌,就唱这首”。
啊?在教堂里唱中文情歌?有没有弄错?鸟儿咧嘴大笑。
第一次来San
Jose这家教堂,是老师说要我过来听他们玩Hand bells(手铃),看过视频上的Hand
bells表演,以为很简单,不就摇铃子吗?等Jay他们合奏完,John教我10分钟,我练习了10分钟,不是摇的不那么干脆,就是把铃放反了(反了就不响),手忙脚乱,学了一首“祝你生日快乐”,原来不像看到别人玩那么简单。
John说:“我要跟你谈谈,你知道吗?我们乐队里2/3的人做不到你这一点,你真是很有天份,我们正缺一个人”。
哈,我明白了,老美原来也会玩“醉翁之意不在酒”。趁我玩儿高兴,事儿就这么定了。想起好几件合作的事情,都是一边让我跟他家的猫猫狗狗玩,趁我玩得高兴想也不想就答应的;不过,这次我没有答应,虽然我知道美国人的教堂相对比较宽松,他们会有自己专业的乐队,用流行音乐创造圣歌,听道的人过来,不是来找难受的,他们是为了放松自己,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他们会比较开心随意,但无论怎么随意,我相信,上帝喜欢人唱赞美他的歌,他会讨厌我在这里污染他的会所。
嘿,我要学学这个,做事不要太刻意,水到渠成最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