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越是受欢迎的食物,最后总会留下一点……
最后一块饼……
Madeleine是一种饼干,在美国最大的连锁货舱Costco里买的,这家公司卖的东西,以质优,量大,价格相对公道而著名,Madeleine的包装并不精美,但因富含牛油而香,甜却不腻,松软可口,又坚称“No Trans Fat”深受欢迎。只要去Costco购物,免不了买一盒放在家里。
一大盒Madeleine很快就见底,但有趣的是,总会有最后一块留在那里很久。
在家里,这不算是什么新鲜事,因为越是家里受欢迎的食物,最后总会留下一点。
青鸟情绪高昂的时候,不留神会做出一两个可口的菜,可不管多受欢迎,我们都习惯性留下一点给家里其他人,尤其是吃得最慢的那个人(通常是青鸟呀)。像Madeleine饼干一样,我们都想留下给别人,所以,总是剩那么一块,孤零零躺在大盒子里。时间太长,担心变质,而且大盒子放在那,实在占地盘,最后我只好把它干掉。
习惯是养成的,家里也有家规。有时家规不一定成文贴在墙上,却紧紧粘在心里。小时候,家规很严的,父母在外地工作,大我10多岁的姐姐就是家里的最高统治者,她往往出去一圈,带回母亲大人的口渝:吃饭要用手端碗;吃饭不准嚼得过响;掉在桌上的饭粒要捡起来吃掉;去菜碗夹菜,只能夹自己坐这方,更不能碗里乱翻……而家里有客人来,哥哥姐姐们就会特别吩咐:装饭不能用锅铲打到锅子上发出响声。因为客人听到了,以为锅里没饭了,不好意思再去装饭。
记得有年冬天,全家围坐在火炉边,平时我们孩子吃过晚饭,就像一群“野人”,各自出去找朋友玩,这天却格外乖巧,原来炉子上面的筛子里,大姐正在烤红薯片,上面用一张大纸盖住,大姐说:在没有烤干烤香前,我们每个人都只能看,不能吃。等烤好了,留一部分给爸爸妈妈姑姑,剩下来的我们平分,家里五个孩子,加上姑妈带过来的女儿,六个孩子正襟危坐,我相信,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往肚子里直咽口水,一会提醒姐姐:看是不是行了,我闻到香了。顽皮的大哥,更会说:烤什么烤,吃到嘴里还不是一样?憋不住在筛子的缝隙里捣一块出来,可没有吃到嘴里,就遭到其他孩子的抨击,所以,不好意思把薯片再放回筛子里。
就这样我们六个人六双眼睛,装得漫不经心的,守到半夜还没干,经不起瞌睡虫催眠,我就靠在大姐身上睡了。第二天醒来,一堆黄澄澄的薯片用纸包住放在我的枕边……那包红薯片,温暖了整个冬天。
多少年过去了,红薯片已经被各种美味的食物所代替,但六个孩子守着炉火烤薯片的经典片段却永远留在我心里。而最难得的是,时至今日,在那个20口人的大家庭,不管你去哪家,都可以把行李放下来享受美食:早有人提前准备好,等着你来。不管你身处何方,家里人总会把你喜欢吃的食物想办法带给你,像我家里的腊鱼,萝卜干,干笋,干豆角,都是妈妈和大姐大哥,在遥远的家乡给我准备好带过来的;而家人不管谁在外地上班、读书或出差,回家时,也会给家人带上一份小礼物……
远行万里,思念,不只是家乡的食物,想起家乡,心里边有淡淡的牵挂,细细一想,不就是因为那里有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姊妹吗?更守住心里的,就是那份彼此的关怀和爱。
穿越时空,在地球这边的家,我们一样没有明文家规。家人每个人守着一台电脑,互不干涉;但都会想着彼此,一起分享一段有趣的视频,一个故事,一起看部电影;留点时间给女儿,让她发表演讲,说说学校里的事儿;工作里遇到麻烦和挑战,也会讲出来,一起面对;生病了,有人守候,送药;脖子酸,腰痛,头痛,总有人给揉揉;干活、念书累了,总有人端上一杯水。
还有留给彼此的最后一口菜,最后一口饭,最后一块饼……
不管世界怎么变化,怎么精彩,我们都要守住这一方净土: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偶尔,我们为爱而生,为爱相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