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比较深,从小就受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为人做事保持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凡事三思而后行。所有这些,都是希望孩子以后在社会上,见机行事,别吃亏,这是好的。
但“三国演义”
里的诸多诡计,一直是中国人引以自豪的经典:觉得那是足智多谋的表现;电影里,那些慢条斯理,滑得像根泥鳅的师爷,不就是受人尊重和推崇的对象吗?
如果在美国,你依然用这样的思维方式,一准难过,首先,遇到登记结婚,转换身份,都是要举右手宣誓的,别以为随便举举就行了,那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很多同胞为了绿卡,做很多不好的事情,最初美国人很相信中国人,所以,很多人做假,得到不少便宜,可是,人家不是傻瓜,等他识破了你们这套鬼把戏,就让很多后来的人为他们“买单”
:人家不再信任你,很多简单的事情,却需要提供更多的可靠,真实的资料。
在中国,雷锋被树为全民的榜样,大家赞赏他助人为乐的精神,那么,我们试着把雷锋精神拿到美国来发扬光大看看。
雷锋做好事,用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生活里的事情;但在美国,做好事是举手之劳,哪还花时间去记那点事情?比方路上车子抛锚了,一些陌生人就会走下车问你,要不要帮忙,有次跟朋友去餐馆吃饭,车子出了状况,很快就有一个黑人青年过来帮忙,先把车子推倒停车位,再打开车盖,发现水箱没水了,他用自己手里的矿泉水去附近餐馆要了半瓶水,加进去,值到我能发动车为止。我在后面说谢谢,他摔摔手,头也不回走了,我猜他大概不可能为这件事情去记日记。
青鸟也学雷锋,有次去附近公园散步,看到一个女孩抱着一个baby,想爬到秋千上玩,上了几次都失败了,我的助人为乐的精神就来了,问了她要帮忙吗?她说,好。结果我把两个孩子一起抱到秋千上,抓着秋千轻轻晃了几下,两个孩子都“格格”
笑,可小女孩屁股没坐稳,突然从秋千上掉下来。
别紧张,秋千非常低,脚稍微垫一下就可以上去,而且下面是沙坑,本来没什么事,要是放到我们中国人那,大概用手拍拍裤子上的沙砾,还会笑自己笨;不过,放到墨西哥人那就不一样了,别看他们大多数人长得跟中国人模样差不多,但骨子里的东西就不一样,小女孩站起来,还有点不好意思。
可我刚回家,就听到有人敲门,原来是baby的妈妈来了,说是有人看见我把她两个孩子从秋千上推下来,孩子回去一直哭着不睡觉,一定是受惊吓了。最初我头有点大,生怕惹上官司,后来我跟她解释,我不会那么坏,把孩子推下秋千,其实,我这样的解释完全没有说服力的,不过这位妈妈还不是太喜欢多事的人,加上抱在手里的孩子已经安然睡熟,她没有再说,只是警告,以后小心了。
这件事情,我没有写日记,但我会记住一辈子,在美国,有的好事是不能做的。中国式思维第一次受挫,那种中西文化差异的对心灵的冲击,让我不开心了很久。
中国式思维带来的另一个麻烦就是,很多时候,如果偷懒的话,喜欢把中文直译过去,跟外国人讲话,会引起误会。
上周三连续上了4个小时的课,人比较疲劳,想起很久没有跟朋友通话了,知道她大概正在上班,但3点钟是她在公司的咖啡厅休息的时候,所以,就打了电话过去,本来两人挺高兴的,她告诉我,最近感冒了,美国人通常会说:
I am sorry to hear that , Are you feel better?
(听到这个消息很遗憾,你现在好点了吗?)
但鸟儿觉得老这么说,太程式化,没创意,也不够诚意,所以,说完那两句,马上接着说:Take
care of yourself, Nobody can help you.
(照顾好你自己,没有人能帮你) 。
这话放到中国人那完全是好意,但到老外那,又说不通了,当时电话里她没发飙,但很快就给我发短信:You were talking
really strong this afternoon, almost rude,this is not like my best
friend, I knew before, God bless you.
她说:“你今天下午说话语气好重,差不多粗鲁了,不像我以前认识的那个最好的朋友,上帝保佑你。”你看看,麻烦不?为了寻找最佳答案,向她做解释,我去了学生中心咨询,一个老师跟我说:"别担心,你跟她说,No
body else can do it for you”. 意思差不多。就差那么几个字。
还有一位老师说:”如果你用‘我们’
的口气会比较好,比方,如果我们生病了,没有人帮助我们。”
最有意思的是,一直默不作声坐在那的一位男老师,突然回过头跟我说:“ Your
responsibility is to make yourself happy ”.
(你的责任是让你自己高兴。)
不愧是一个畅所欲言的国家,这话也太那个什么了,换到中国,老师,老师,为人师表,怎么能教唆学生这么自私呢:只要让自己开心就好了。
从学生中心走出来,看看天,还是那么不可思议的蔚蓝,阳光也没变,依然灿烂无比,但感觉嘴里五味俱全:中国式思维在这不灵了。
於是,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国人已经把英文当做第二语言在学习,因为,国际舞台,对外贸易都离不开英语,那么,请不要单纯学用英文讲话,而是学会人家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这份语言上细心,温暖的体贴,才是真正帮助中国打开通往国际舞台的大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