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bob嘴巴美国人美国社会 |
分类: 生活札记 |
看到题目,你肯定说我:“青鸟脑子肯定不好使了,嘴巴不是拿来吃饭说话的吗?”跟美国人自命不凡联系得起来吗?
对呀,正常的说,嘴巴功能除了吃喝,就是用来说话的了。事实上,美国人最常用的武器是嘴巴,他们一个个能说会道,手舞足蹈,让人感觉他们常有理,虽然他们主观上并不是强词夺理,而是试图说服你,接受他们的观点和计划。
对呀,正常的说,嘴巴功能除了吃喝,就是用来说话的了。事实上,美国人最常用的武器是嘴巴,他们一个个能说会道,手舞足蹈,让人感觉他们常有理,虽然他们主观上并不是强词夺理,而是试图说服你,接受他们的观点和计划。
从我来到美国,接触这个社会的第一天起,我在英文的茫茫辞海里抓到最敏感也最喜欢的一个词:“Talk” 。
这个词大家都认识,就是“说话,谈话” 的意思。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个词,在这里学问大着呢:前时,Google以价值16.5亿美元的股票收购YouTube
,就是老板们在Danny's边吃东西边“Talk"出来的。
美国社会,是孩子们的天堂,做父母的不能打孩子,要不将失却做父母的监护权;做老师的就更不能打骂孩子了,否则,饭碗难保。孩子不能打骂,总得教育吧。那就只有一个词:谈话。
孩子淘气不听话,要跟他谈话;孩子有自己的计划,甚至要零用钱,都需要跟父母谈。
学校里,学习遇到困难,主动上老师办公室谈谈;没有钱上学,到学校申请助学金,要跟学校工作人员谈;在公司上班,遇到麻烦,也要跟同事跟老板谈谈;当家里某个煤气费,电话费看着打过来的单子收多了,也要打电话跟公司的服务部门谈;至於推销产品那就更需要“Talk” 了。
“Talk” 无处不在, 善於“Talk”, 常常会事半功倍;不善於或者懒得”Talk” ,很多事情只好自己担着了;当然,你有事找别人,大多数人都非常耐心听你说话(移民局那个官僚机构例外) ,不需要送礼,不需要担心他嘲笑你英文不够好,只需要够胆就行。
也因为到处需要谈话,所以,美国社会很注意训练孩子们说话的能力,一个外表看起来再平庸不过的人,如果会谈话,特别是能讲到让人发笑,就是有幽默感,会受大家欢迎。
相对来说,中国人比较内向,或者受“善叫的鸡没肉”,“嘴尖皮厚腹中空” 的影响吧,做事非常出色,但不太喜欢说话,所以,在硅谷做工程师的比较多,做到领导层的比较少。在这,我也常常因为讲不过别人,感觉吃亏了(写到这,突然明白自己为什么喜欢写博客了)。
事实上,不会跟老师谈,他怎么知道你学习有困难;你把跟老板同事谈,怎么在工作中相互沟通协作;你不告诉电话煤气公司,他有时会疏忽;不跟孩子交谈,怎么知道孩子学习生活心有问题;夫妻之间不交谈,怎么知道对方的需要?
善於跟人谈话的人,是一个善於与人打交道的人,他必定有良好的心态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在激烈的竞争里,具备了取胜的法宝。
在课堂上,常常看到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上课学生跟老师抢话,有时学生的话刚出来几个字,老师赶紧抢过话题,好像担心学生说他笨似的,其实只是习惯而已。可别以为跟你“抢话”的老师什么都行,“I don’t know. ” (我不知道) ,是每个老师的“口头禅”,学生提问,老师不知道就说不知道,他会跟你讨论,不成,他会跟你说:“让我回去当家庭作业好吗?”
北京来的同学很有意思,当我跟她谈哪门功课学得最累,她跟我谈心得:别担心,跟老师谈谈,如果谈不好,就哭鼻子。细问,原来她有经验了,刚来美国时拿物理课,别的同学都把实验报告写出来了。可她听都没听懂要写报告,她就跟老师谈:“没听懂。”说着满腹委屈,竟哭鼻子了,老师是男的,被哭心软了,赶紧安慰她:“别哭,没关系的。”以后她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这门课老师竟然给她过了。
青鸟觉得哭鼻子毕竟是个偏门武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掌握好“机关”:哭不出来。而且,遇到男老师哭可能有用,要遇着女老师,肯定没戏,人性嘛。
但无论如何。学会“Talk to the teacher” 实在太有必要了。
美国很注意培养孩子说话的能力,而且大多数人都幽默,能说会道,但也有嘴笨的,人高马大的BOB,看到我总喜欢说:“你来美国多久了?”可我还没回答,他马上就昂起头骄傲地说:“我6岁就跟我父母从英格兰过来了” 。别看他从小就在这受训练,并呆了几十年,对付老婆可没招,有次在前院修剪灌木,听到对面BOB俩口子在吵架, “闭嘴” “滚蛋” ,嘴笨的BOB被老婆骂的灰溜溜的从屋子里“滚” 出来,我赶紧跑回屋子里(以为我在偷听他们吵架呢)咬着嘴唇偷笑。
电话广告你还别说不多,一天里少说也有两三个吧,不是要你捐钱就是买东西或者使用他们的信用卡,简单的方式当然是立即挂掉电话,但文明社会,还是用文明方式“对付”他们吧:装小孩的声音,然后说:“你最好跟我爸爸妈妈谈” 。
有人按门铃了,打开门,一个声音跟电视里的主持人一样迷人的小伙子,看到我,立即滔滔不绝”talk”
他的杂志,一直认真看着他“表演” ,趁他稍做停顿我问他:“先生,请问什么叫‘magazine’(杂志)
?”他的目光在我脸上足足停顿了10秒,断定我不是跟他开玩笑,他非常失望地摇摇头,走了。
把门一关,青鸟就倚着门笑瘫在地毯上。
美国社会,是孩子们的天堂,做父母的不能打孩子,要不将失却做父母的监护权;做老师的就更不能打骂孩子了,否则,饭碗难保。孩子不能打骂,总得教育吧。那就只有一个词:谈话。
孩子淘气不听话,要跟他谈话;孩子有自己的计划,甚至要零用钱,都需要跟父母谈。
学校里,学习遇到困难,主动上老师办公室谈谈;没有钱上学,到学校申请助学金,要跟学校工作人员谈;在公司上班,遇到麻烦,也要跟同事跟老板谈谈;当家里某个煤气费,电话费看着打过来的单子收多了,也要打电话跟公司的服务部门谈;至於推销产品那就更需要“Talk” 了。
“Talk” 无处不在, 善於“Talk”, 常常会事半功倍;不善於或者懒得”Talk” ,很多事情只好自己担着了;当然,你有事找别人,大多数人都非常耐心听你说话(移民局那个官僚机构例外) ,不需要送礼,不需要担心他嘲笑你英文不够好,只需要够胆就行。
也因为到处需要谈话,所以,美国社会很注意训练孩子们说话的能力,一个外表看起来再平庸不过的人,如果会谈话,特别是能讲到让人发笑,就是有幽默感,会受大家欢迎。
相对来说,中国人比较内向,或者受“善叫的鸡没肉”,“嘴尖皮厚腹中空” 的影响吧,做事非常出色,但不太喜欢说话,所以,在硅谷做工程师的比较多,做到领导层的比较少。在这,我也常常因为讲不过别人,感觉吃亏了(写到这,突然明白自己为什么喜欢写博客了)。
事实上,不会跟老师谈,他怎么知道你学习有困难;你把跟老板同事谈,怎么在工作中相互沟通协作;你不告诉电话煤气公司,他有时会疏忽;不跟孩子交谈,怎么知道孩子学习生活心有问题;夫妻之间不交谈,怎么知道对方的需要?
善於跟人谈话的人,是一个善於与人打交道的人,他必定有良好的心态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在激烈的竞争里,具备了取胜的法宝。
在课堂上,常常看到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上课学生跟老师抢话,有时学生的话刚出来几个字,老师赶紧抢过话题,好像担心学生说他笨似的,其实只是习惯而已。可别以为跟你“抢话”的老师什么都行,“I don’t know. ” (我不知道) ,是每个老师的“口头禅”,学生提问,老师不知道就说不知道,他会跟你讨论,不成,他会跟你说:“让我回去当家庭作业好吗?”
北京来的同学很有意思,当我跟她谈哪门功课学得最累,她跟我谈心得:别担心,跟老师谈谈,如果谈不好,就哭鼻子。细问,原来她有经验了,刚来美国时拿物理课,别的同学都把实验报告写出来了。可她听都没听懂要写报告,她就跟老师谈:“没听懂。”说着满腹委屈,竟哭鼻子了,老师是男的,被哭心软了,赶紧安慰她:“别哭,没关系的。”以后她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这门课老师竟然给她过了。
青鸟觉得哭鼻子毕竟是个偏门武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掌握好“机关”:哭不出来。而且,遇到男老师哭可能有用,要遇着女老师,肯定没戏,人性嘛。
但无论如何。学会“Talk to the teacher” 实在太有必要了。
美国很注意培养孩子说话的能力,而且大多数人都幽默,能说会道,但也有嘴笨的,人高马大的BOB,看到我总喜欢说:“你来美国多久了?”可我还没回答,他马上就昂起头骄傲地说:“我6岁就跟我父母从英格兰过来了” 。别看他从小就在这受训练,并呆了几十年,对付老婆可没招,有次在前院修剪灌木,听到对面BOB俩口子在吵架, “闭嘴” “滚蛋” ,嘴笨的BOB被老婆骂的灰溜溜的从屋子里“滚” 出来,我赶紧跑回屋子里(以为我在偷听他们吵架呢)咬着嘴唇偷笑。
电话广告你还别说不多,一天里少说也有两三个吧,不是要你捐钱就是买东西或者使用他们的信用卡,简单的方式当然是立即挂掉电话,但文明社会,还是用文明方式“对付”他们吧:装小孩的声音,然后说:“你最好跟我爸爸妈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