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好所在

标签:
台北台湾好所在 |
分类: 生活 |
晚上8点多,我进到台北市松江路108巷的日式餐厅“好所在”。此时客流不多,十多张桌子只有两拨人。我一眼就看到了将餐桌当书桌的林嘉会。三年前我停留台北期间曾多次见过她,印象相当深刻。她只抬头看了我一眼,然后继续埋头写作业。显然,她没有认出我。
我找不到太多失望的理由,三年前她才4岁。
正在阅读的店主林静渊一眼认出了我,他立即放下手中的报纸,站起来跟我拥抱,“哎呀易先生,好长时间没来了,你竟然出现了。”
他是林嘉会的父亲。
我说这次主要来报道头几天举行的“美国在台协会”AIT新馆落成典礼。
“欢迎再来台湾,”林静渊知道AIT在台湾大致相当于美国大使馆,他曾经在台北市政府秘书处工作过20多年。“林嘉会,你还没认出这个叔叔?当初就是他给你拍的照片啊。”
林嘉会立即进入欢呼雀跃的状态。林静渊说,佳会已经掌握用手机搜索的能力,她跟数不清的亲戚朋友分享过我拍的照片。
当时的故事记录在此:http://m.blog.sina.com.cn/s/blog_4966a9d30102vlqn.html#page=2
林嘉会的妈妈是来自越南海防的华侨,她从厨房中出来,跟我握手致意。夫妻两人操持生意很辛苦,从嘉会出生后,她再也没有回过越南,已经7年。不久前他们盘下了一店之隔的另一家茶餐厅,工作负荷只增不减。两个店之间的商铺最近生意不好,或许打算转让,夫妻俩也打算承接下来,共同经营三个相连的铺面。
“每次说要休假,过年回去越南,但一想到每天2万、3万的收入,放不下,所以一拖再拖。”林静渊说。
2015年初常来的时候,我大都点相似的菜,清蒸鱼或者干煎鱼,加上搭配的青菜和米饭。
“今天要清蒸还是干煎?”林静渊问。
“干煎。”我回答。
“最适合干煎的马头鱼没有了,只有午鱼,可以吗?”他问。
“当然。”我回答。我对台湾鱼的了解基本上停留在都很美味的阶段,对我来说没有不适合干煎的品种。
我跟林嘉会面对面坐着。她已经是中山区长安国小一年级学生,班上有28位同学。她正在写的是国文作业,“我国文很好唉,数学也不错,英文很烂的。”
我觉得她的学业进展状况相当理想,所以只补充了一句,“我的英文也很烂,但从来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林嘉会说自己有了一个英文名字,我听着像Wendy, 她用铅笔在我的笔记本上写出的是Weny。
“听你说话是大陆人啊,是不是啊?”她问。
“对,我是陆客。”
“你几岁了?”
我不知道7岁的孩子对年龄的认识到了什么程度,所以稍有些犹豫,但还是说,“我快25岁了。”
林嘉会的父母都笑了,她也笑了。
“那你以前给我拍照片的时候几岁?”
“刚满20。”
菜上来以后,陪着我聊天的是林静渊,话题包括:
——台湾经济。他感觉不算特别差,但确实没什么好,看不到新的产业发展,台湾一直在迷茫中。
——核电建设。他反对恢复核四电厂建设,因为台湾太小,核废料无法处理。燃煤电厂已经比以往清洁,但台湾应该大力发展太阳能,南部一年的日照超过300天。
——年底的台北市长选举。他认为柯文哲当初以政治素人身份凸显清新自然,但四年下来已经跟其他政治人物没有区别,精力放到上街捡烟头、慰问派出所有什么用?国民党丁守中最有希望当选。
——两岸关系。他希望建立兄弟关系,要看对岸领导人有没有智慧,双方共赢才好,武统只能是历史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