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灯展

标签:
圣诞灯饰马里兰 |
分类: 人物 |
麦克(Mikel Draghici)在自己家门口举办的圣诞灯展从12月1号开始,持续至12月31号,每天晚上从8点到9点表演一个小时。周五、周六和圣诞夜提前到7点开始,持续2小时。他住在马里兰郊外的Kentlands社区,离我15分钟车程。周六晚上我到他家门口大约6点45分,此时各种小灯泡大多亮着,包括屋顶、屋檐、门框,当然还有门口不大的草坪上紧凑地安排着的圣诞老人、天使、精灵。
接近7点的时候,灯全部熄灭,感觉如同剧场里的灯光暗下来一样,演出就要开始了。麦克从家里走出来,他看着有40来岁,个头1米70左右,在美国白人里不算特别高大。他建议说,隔着马路、正对着家门的位置可以获得看灯展的最佳视角。我就位以后,他站到右侧,我们边欣赏灯展边聊天。
麦克的灯展分三节,每节20分钟,包括5首传统的圣诞音乐。我听到了无数圣诞歌曲中自己认为最有趣的一首、威猛乐队(Wham!)的《去年圣诞》:“去年圣诞我将心交给了你,但第二天你就扔到了一边。今年为省点眼泪,我打算送给一个特别的人。”(Last Christmas/I gave you my heart/But the very next day you gave it away/This year/To save me from tears/I'll give it to someone special.)
“第三节是我的最爱,全是音乐,没有人唱歌。”麦克说。那意味着我要等到40分钟以后,此时的气温大约摄氏零度。陆续有人车开来,在并不宽敞的道路边找到空位停下,然后加入观众队伍。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带着孩子,一位年轻妈妈给怀里的儿子裹着毛毯,麦克将一张书签样式的贺卡递到他手中。
麦克还要承担交通警的角色,他或者建议新来的将车开到不远的教堂前,那里有一个停车场;或者建议说可以停到邻居家门口,只要不下车,应该没事。周围有走过的邻居,除了祝圣诞快乐以外,往往还会说,“谢谢你给我们社区做的贡献,灯展一年比一年好。”
麦克的灯展已经进入到第三年,他每年都会新增加一些内容。今年他将灯泡总数由去年的1万4千枚增加到1万8千枚,灯泡的载体也有所调整。比较显著的是悬挂在半空中的一组驯鹿,绳子一端固定到他家二楼的窗子上,另一端系到家门口的树上。
麦克在纽约皇后区长大,大学毕业以后到华盛顿地区工作,目前就职于一家开发指纹识别技术的高科技公司,担任销售经理。他并没有接受过电气工程师的训练,全靠互联网上的材料自学才得以熟悉掌握由微芯片控制的照明线路。
“第一年最难,花的时间最多,所有业余时间都用上了。”麦克说,“今年要好点,花的时间少一些。但我总想改进, 一点也不希望俗气,所以这基本上是我唯一的业余爱好。”
麦克说到“俗气”用的是tacky。节日喜庆的装饰以大众喜闻乐见为目的,用不着以艺术品的标准来评判。从我的感受看,麦克的灯展项目远离tacky。灯泡的明暗变化与音乐配搭得不错,与音乐喷泉有类似之处,色彩组合也趋于低调。
麦克还需要考虑天气,雨雪都有影响。如果表演无法进行,他会提前在个人的脸书和灯展专设的网站上通知大家。
“你看到远处那盏路灯没有?”麦克指了指左侧,大约30米外有一个电线杆,路灯亮着。
“你看到这边的路灯没有?”麦克指了指右侧,那里也有一盏亮着的路灯,“再看看我家门口。”
他家门口的路灯熄着,电线杆中段悬挂的一个小金属牌上印着灯展的网站地址。
“我跟我的律师朋友商量过后,费了不少劲才给路灯装了一个定时器。表演期间熄灭,表演结束马上亮起来。”麦克说。
我能想象,如果路灯持续亮着,表演效果可能大打折扣。为观众着想,麦克还装了一个调频发射台,那些愿意停到路边、坐在车里看灯展的人只需将收音机调到93.5MHz就可以听到伴奏的音乐。
我看到了麦克家二楼的边墙上伸出的天线。
“发射台的功率多大,有20瓦,或者50瓦?”我问。
麦克没有准确答案。他对具体技术指标并没有特别在意,只说以自己家为圆心,两个街区以外都能听到。他对灯展的开销也没有准确答案,“那是我妻子的事情,我也从来不看电费的账单。”
麦克跟妻子、儿子一起在这套两层的屋子里已经生活10年,从来没动过搬家的念头。
“我希望自己家的灯展成为一个传统,就在这个地方一年一年持续下去。只要你们来看灯展,我就从心底里觉得快乐。”麦克说。
灯展免费,他接受观众的自愿捐赠。按照他12岁儿子的建议,所有收入都将转送给马里兰一家防止自杀的慈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