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易速利
易速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992
  • 关注人气:1,9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家张益唐如何创造出一个小小的传播案例

(2014-01-13 03:55:54)
标签:

张益唐

南风窗

数论

优酷

文化


数学家张益唐的故事多么有价值已经无需更多的讨论,从我的经验看,这也是一次有趣的传播事件。

做这个故事的最初提议来自去年初夏。我的主管从英文杂志Slate上看到一篇相关报道以后立即推荐给编辑们,我接下了拍摄人物特写的任务。我的同事开始与张益唐联系采访事宜,但因为预算空前紧张,我们的差旅费一直没有着落,所以一直拖到9月底才有机会去位于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拍摄。

通过与张益唐两天的相处,我比较有信心,素材编成一个十几分钟的电视人物特写应该不错。此人故事之奇特也让我不得不跟朋友分享,《南风窗》杂志的编辑先生很快表示他们希望出一篇文章。我开始有点犹豫,做电视的着力点和写文章不尽相同,我在采访拍摄的时候并没有为写作留出足够的可能性,但为优质的平面媒体提供内容一直是我的一个愿望,我愿意应对这个挑战。用电视手段讲故事涉及到很多技术环节,与此同时,我也对文字这种最原初、最根本的叙事工具着迷。尽管自身的写作乏善可陈,但我从来都相信文字的力量。

与写作几乎同时,我也在准备电视人物专题的剪辑。我第一次强烈意识到,纯文字写作和为电视写作用到的很可能是大脑的不同部位,我时时感觉到被来回拉扯的痛苦。从完成写作到开始剪辑,新鲜感已经很难维系,视频创作过程中需要的进一步思考和创意尤其让我觉得脑子根本不够用。其间自然会有困惑,我为什么要如此折磨自己?最后我想就当作一场艰难的智力游戏好了,或许可以因此延缓可能提早到来的阿尔茨海默症?

张益唐的短片上传到优酷以后处于相对蛰伏的状态。我这样的传统媒体人面对新媒体多少有些失措,只有依靠对社交媒体自然接受、自如运用的年轻人才有更多的机会探索新的可能性。通过持续努力,我的同事最近已经成功地在优酷上建立起一处滩头阵地。前几天,张益唐的短片迅猛火爆,点击量超过70万,4500多人“赞”,200来人“踩”,有效评论800多条。

我的作品从来没有接近过这个数字。此前,我的文章在网上的最高点击率大约30多万。视频《乐高艺术家》在YouTube上的纪录为15万,“赞”近300,“踩”20多,评论80多条。优酷之类的新型视频播放平台具有的潜力显然远非传统电视可比,从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看,视频共享网站都已经由早期依靠非专业用户提供的自拍型内容转向大量收集、整理、发布专业制作的内容。很快,网站自己投资的原创内容也将占据重要地位。

《南风窗》杂志上的文章发表后,我得到了不少传媒专业人士的温暖鼓励,杂志的编辑先生转来的一封读者来信也特别有趣。作者是江苏省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得主,他对我这篇文章中的措辞提出了一点不同意见:

我是来自江苏的一名高三学生,受父亲多年来一直读《南风窗》的影响,我同样很喜欢贵刊,尤其是纵论、人物和全球思想家栏目,这也成了我习惯的阅读顺序。

潜水多年,这次冒昧来信“挑刺儿”,并不是存心鸡蛋里挑骨头,而是出于最本心的对数学和贵刊一贯严谨的尊重。若有不当之处,还望您海涵。

我以为,本期《张益唐:重生的数学奇才》第79页第五段第六行的“或许”两字似乎不妥,去掉它或将更为准确。命题“存在无穷多个素数”是成立的,可简用反证法证明。证明如下:

假设素数有有限个,不妨设之为k个,

记这k个素数分别为Q1、Q2、Q3、……Qk.

则可以找到整数M=Q1×Q2×Q3×……×Qk+1, 

则M模任意已知素数均同余1,故M必为一质数。

即假设不成立,命题“存在无穷多个素数”得证。

我也是一个数学竞赛爱好者,在今年的全国数学联赛中也侥幸收获一等奖。所以,无论是对本期中的科研、学术话题,还是对张益唐教授的经历,我都充满了好奇。老实说,这篇人物报道确实还没能满足我的胃口。所以大胆在此一问:编辑您那儿有易记者更为详尽的采访记录(包括有关张寿武、萨纳克和伊万尼茨先生)和《张益唐在普渡的生活》一文吗?若无,亦无妨,我仍想道一声“麻烦了,多谢!”若有,还望您能允许我一窥大略,我必用心拜读,感激不尽!

另外在这里承诺:如我能有幸得之,一定不会将其用作它途。我的渴望纯粹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好奇,至多在本人的练笔中作为例证带上一笔而已,还望编辑您放心。

最后,再次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读此来信,其中言语请求,或不知轻重,多有叨扰,还望您多多担待!

从事新闻业20年来,这是我读到的最有意思的读者(观众)来信之一。一位显而易见的年轻数学人才,在当今这个短信、微信的时代,竟然可以写出有模有样的“读者来信”。

我回复说,

非常感谢你的意见。你说的没错,作为数学定律的表述,可以用不着“似乎”。只是为普通读者展开解释的时候,我才感觉需要用到类似的词语,就如同英语中的单词seem,因为孪生素数毕竟还是个“猜想”---conjecture。

祝贺你获得数学竞赛一等奖!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我到普林斯顿大学采访的时候见到过一个叫张瑞祥的博士生,北京人,也是一路拿奖长大。张寿武教授跟我说,在美国是这样,最好的大学里最好的学生才学数学,比如普林斯顿,因为他们有极其聪明的大脑,以后干什么都可以。最差的大学里最差的学生学数学,因为他们没有其他选择。希望你今后有机会走上“三张”的道路,张寿武、张益唐、张瑞祥。

我仍在编辑关于张益唐的专题片,等完成后我可以寄给你视频链接。

过了差不多三个星期,我才收到江苏高中生的邮件。

易记者:

中午好!

万分抱歉,现在才给您回信——作为高三毕业党,我表示,上网实在是件太奢侈的事!:-)

收到您的来信真的很开心,我会努力的~~非常感谢您的关心! 同时也期待您的专题片!

再次致歉,并望您接受我迟来的谢意!

愿您工作顺利,一切如意!

等人物专题片剪辑完成以后,我回邮给了他链接。

非常高兴看到你的回信!对啊,应该抓紧时间备战,争取上最好的大学。

有空多联系!关于数学家张益唐的视频,链接在此: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6qHym4vaQjQ/

希望你有空能看一看,非常欢迎继续提意见。

这次高三学生的回邮只用了一个星期。

易记者:

晚上好!

来信已收到,感激不尽!

但是由于最近在忙北约自招,很遗憾近期是没有时间拜览大作了。

不过,我的安排是:寒假期间务必认真学习欣赏!

再次感谢您的关心!我一定会努力!

(PS:分享一个“小确幸”: 由于暑期获得了北大夏令营优秀营员称号,所以阿弥陀佛~~笔试资格是不用担心的啦:-))

祝一切都好!

我当然希望这位年轻人前途光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雾都华盛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