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内基音乐厅艺术总监Clive
Gillinson爵士
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对这几年高烧不退的“中国热”作出的反应是组织一个大规模的文化节,叫“古今回响”(Ancient
Paths, Modern Voices)。几经争取以后,我终于获得专访卡内基音乐厅艺术总监Clive Gillinson先生的机会,时间在10月29日星期四下午。他是英国人,拥有爵士头衔,曾经担任伦敦交响乐团行政总监长达20年。我想每个记者都有这么个习惯,但凡费过不少劲才争取到的采访机会,一定会格外认真地对待,我的做法是琢磨出有意思的问题。此前我已经拍摄过好几场曼哈顿不同场地的各类演出,自然有条件琢磨出至少一个激发他谈话热情的话题。我说,“拍摄过好几场活动以后,我感觉这几天中国城的面积扩大了,从曼哈顿下城扩展到整个曼哈顿。你策划整个中国文化节活动,是否希望达到这种效果?”
他兴高采烈的答案记录在我的磁带上。

纽约ACJW乐团表演作曲家周龙的作品《鼓韵》
这次以中国音乐为主题的艺术节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陈其纲、谭盾、盛宗亮等在西方古典音乐界成名的作曲家的作品,也从中国乡村请来了贵州侗族大歌的演唱组和陕西华阴皮影戏老腔表演团体“张家班”。纽约观众怎么才能从反差巨大的活动中读出关于中国音乐的协调一致的信息?

作曲家陈其纲和盛宗亮在卡内基音乐厅
英美的文化人喜欢用类比、隐喻等手法来表达想法。Gillionson先生说组织这次活动更像在写小说,而不是写百科全书。卡内基音乐厅以讲出吸引人的故事为目的,没有存心去诠释“中国文化”或者“中国音乐”的定义。

来自中国的民间表演团体均由琵琶演奏家吴蛮(左一)挑选

贵州侗族大歌演员

陕西华阴张家班在曼哈顿中国城表演皮影老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