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奥运火炬 |
网络上关于守护火炬的照片铺天盖地,我能想象,现场气氛该有多么激动人心。突然一个念头起来,大家有没有唱些鼓舞人心的歌进一步增加爱国行动的审美价值?唱什么歌好呢?《我的中国心》?《团结就是力量》?《在希望的田野上》?崔健?罗大佑?我反复思量过后,觉得都不大对劲。至于周杰伦或者张国荣,差得就更多了。
既然在美国的土地上搞活动,自然可以洋派一些,选个英语歌怎么样?我琢磨美国民权运动已经有些时日,所以隆重推荐1960年代最火爆、最性感的集会歌曲We Shall Overcome,鲍勃 迪伦当时的灵感女郎Joan Baez演唱的版本。这首歌旋律和歌词都很简单,琅琅上口。不唱歌或者唱不合适的歌,游行集会时容易产生头痛脑热等症状。如果唱We Shall Overcome,患病的风险或许会降低。
歌中反复吟唱“We Shall Overcome”---总有一天,我们能够克服(一切困难)。除了依靠大家共同努力,唱歌的人祈祷上天的帮助,靠神的力量引领方向,从而获得和平,不再害怕,最终一切都会好起来。
如今的爱国青年都有不错的艺术趣味,他们应该喜欢这首歌。但洋歌有洋歌的问题,持各种立场观点的人都可以唱We Shall Overcome,它也许更适合弱者和少数派给自己鼓劲用。从旧金山的形势看,尤其从国际国内形势看,爱国者怎么也属于力量强大的一方。
再想想,其实那也没什么,集会各方唱同一首歌该是何等有趣的局面?正好符合“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参加抗议的爱国青年们对北京奥运精神的领会显然不够,更遑论党的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伟大方针。你们在同仇敌忾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站在另一边的群体也许只在某些问题上跟你意见不一致,他们怎么可能都成了中国的敌人?你们有没有在打出各种爱国横幅的同时,也宣传一下党的少数民族政策---比如坚决保护藏族同胞的宗教信仰自由、发扬光大藏族传统文化?
中国的主体部分奉行无神论,因此我经常感到困惑,为什么这样那样的一些事情,非得用“神圣”、“崇高”这些原本属于造物主的大词来描述?为什么不能以轻松些的心态来看待?奥运火炬传递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是国际社会和平与和谐的一个符号。符号的价值需要所有各方共同接受才得以体现,现在看来并非所有人都愿意认同。有一些人表达出不同的意见,他们有这个权力。有些选择暴力方式来表达,当地法律应该予以追究。
当象征意义失去以后,其实也没有必要死死守护。到底能守护什么?童贞失去以后,谁还能坚守?再高明的修补术都只意味着荒唐。眼光向前看,做个成熟的女人有什么不好?所以,爱国青年需要转变观念,将接力活动看成涅磐过后的凤凰,它不是神鸟,但仍然是让中国人感到高兴、热闹、喜庆的鸟。
有消息说,中国正积极在华盛顿寻找实力强大的公关公司,一方面加强美国国会的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寻求应急方案,减少因为这次西藏问题带来的各种麻烦。爱国群众精神的确可嘉,不过解决问题还需要党和政府的高明决策,关键时候当然只能依靠组织。奥运会毕竟不是全运会,怎样看待这场盛事,海外赤子的观点不等于海外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