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社会/纪实一夫多妻大爱biglove |
分类: 影视 |
19世纪摩门教创建之初,教会极力提倡一夫多妻,其中有解决实际困难的考虑,当时教徒中女多男少,为了在荒凉贫瘠的盐湖城一带繁衍生息,建立大家庭情有可原。更重要的还在于信仰。杨百翰为一夫多妻制的辩护很有意思,他说,如果妻子去世了,丈夫可以再婚,这算合情合理吧?等到丈夫和第二任妻子也去世了,大家都将在天堂相聚。在天堂里,丈夫实际上同时有两位妻子,对吧?我们谁不希望人间的生活与天堂接近呢?结论:多几个妻子又有什么问题?
杨百翰1877年去世。为了让尤他正式成为美国的一个州,摩门教会自1890年起宣布放弃一夫多妻制,但少数原教旨主义者毅然与主流教会分道扬镳,他们偏居一隅,继续实行遭美国社会唾弃的一夫多妻。HBO制作的电视系列剧《大爱》中,主角比尔成长在一个离盐湖城几小时车程的原教旨主义社区,他14岁被迫离家出走,成年后在盐湖城创下一番事业。他是一家装修用品商场的老板,生意很不错,正准备着要开第二家连锁店。
虽然身在主流社会,比尔仍然坚信,多娶几个妻子是自己宗教信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总共娶了三个妻子,一夫三妻和七个孩子一起住在盐湖城郊区。三个妻子各自拥有一套住房,彼此相邻,三套房子共享后院和游泳池。
今夜哪一位妻子享用丈夫,哪两位妻子独守空房?比尔没有选择挂红灯笼的方式,他让三位妻子商量后定出计划表,自己照章办事。他告诉妻子们,“我用同样的方式爱你们每一位。”用心良苦,希望一碗水端平,其实又怎么可能根除女人之间的嫉妒?如果比尔某个晚上的表现差强人意,当班的妻子自然会问,我的问题还是他的问题?很多情况下,责任既不在自己,也不在比尔,只能是另一个妻子的错:一定是她,头一夜让比尔太辛苦。暗流开始涌动以后,往往由大太太芭芭拉出面负责协调,摆平各方利益。芭芭拉一般从平均主义原则出发解决问题,如果二太太尼基或者三太太玛姬持异议,她会用各种方式暗示两位姐妹妻,谁在这个家里说了算。
比尔在生意场上面临巨大压力,各种挑战来得既多又猛,所以有时候希望挂出免战牌。他的要求不高,一周独处一天。三位妻子一致否决了这项提案,她们说,和妻子在一块,照样可以休息好。最后比尔每月得到一天的独处权。可以想象,三位妻子带来至少三倍的享受,问题在于你是否有这个实力。比尔极富责任心,尽管身体不可能跟狮子一样,那也不能让妻子不满,所以他求助于蓝色小药丸。电视剧中给出了药瓶的特写镜头,剂量由开始的50毫克很快增加到100毫克。有一集里,比尔因为身体虚脱被送进医院急救。
电视剧避免做出价值判断,观众不会感觉到一夫多妻只属于万恶的旧社会。故事将焦点对准生活和情感细节,基本上没有涉及道德伦理的评判。仅从比尔一家的生活看,与典型的郊区中产阶级其实没多大区别。
比尔们非常善于自圆其说,从娶第一位妻子到第三位妻子,誓言永远是,“因为你的到来,我们这个家庭才最后完整起来。”这句话很动听,比尔们可以一直重复下去,继续娶进新妻,只要旧妻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她们或许不想问,靠着自己当年的加入终于完整起来的家庭,什么时候开始又需要新人的加入才能继续完整?
可能因为比尔能干又善良,所以三个妻子自愿加入大家庭以后,全都得到妥善安排。但如果遇到一个不太好的人,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就像所有远离主流的极端教派一样,比如大卫教、人民圣殿教等等,成人---特别是教主---对青少年的侵犯成为无法避免的悲剧。《大爱》中,进入老年的教主罗曼有31个子女加上180多个孙子女。他最近又结了一次婚,娶了一位十几岁的小女孩,她不认识IPod。
一夫多妻在盐湖城也违法。为了避开司法部门的注意力,比尔一家极力远离公众,生活其实处于半隔绝状态。在这种约束下,电视剧很难展现社会生活的丰富场景。除了比尔的大家庭,故事只有另外两个主要地点,一个是父母生活的原教旨派社区,另一个就是他开办的商场。从开播之初我就在担心,三个妻子一台戏,面对这种创作空间上的拘束,编导怎么可能设计出灵活的戏剧结构?我猜想,这部电视剧不会有多大前途。《大爱》第一季的12集在2006年播出,第二季目前正在HBO播出。
我去过盐湖城两次,做过两个与摩门教有关的电视报道。在华盛顿一带,摩门教会也相当活跃。摩门教会自身已经成为美国主体的一部分,他们彻底与一夫多妻脱钩已经一百多年。摩门教徒中有共和党的州长、参议员、众议员,参议院民主党领袖Harry Reid是内华达州的摩门教徒。参加2008年总统大选的共和党候选人Mitt Romney也来自摩门教家庭,在目前民意调查处于领先地位的几位共和党候选人中,只有他从未离婚。
比尔和养育他的那个原教旨主义群体仍然自称摩门教徒,但他们不为盐湖城认可。这样的极端人士还有多少?《大爱》中说,根据司法部门提供的数据,在尤他州和亚利桑那州,大约有2万到4万人仍在违法实行一夫多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