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诗中流传千古的一段师生情

(2016-08-04 08:55:57)
标签:

唐诗

师生情

文化

先看下面两首短诗: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余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背景介绍此诗为宝历(唐敬宗年号,825—827)年间朱庆馀参加进士考试前夕所作。唐代士子在参加进士考试前,时兴“行卷”,即把自己的诗篇呈给名人,以希求其称扬和介绍于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朱庆馀此诗投赠的对象,是时任水部郎中的张籍。张籍当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朱庆馀平日向他行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临到要考试了,还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写下此诗,看看是否投合主考官的心意。此诗便是行卷之作。

 

若只看诗歌内容,朱庆余的诗似写一对新人洞房花烛夜之后的第二天早晨的对话,精心梳妆后的新娘羞答答问新郎:妾身已经梳洗完毕,夫君瞧瞧眉毛画的深浅适不适宜?能不能出去拜见公婆(古文“舅姑”连在一起代指公婆)?张籍在接到此诗之后,给出了明确答复——酬朱庆余即是答朱庆余:你本来就知道自己长得美,光彩照人。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受到人们的赞赏当然是必须的。

 

而标题“出卖”了两首诗的真正含义,因为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核心嘛,是文章传递重要信息的有机组成部分。“近试”,“高考”日期一天天临近了。“呈“,奉上,献给。张水部即张籍,因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宋人刘克庄《后村诗话后集》云:张洎序项斯诗云:‘元和中,张水部为格律,清丽浅切,而巧思动人,字意清远,惟朱庆余一人亲受其旨……’意思是说,诗人张洎为好朋友另一诗人项斯的诗作序,序中提到朱庆余亲受过张籍的教导,是张籍的学生无疑。所以此诗实际是借新婚之后的脉脉情事,把自己比喻成即将拜见公婆的新媳妇,把老师张水部比喻成舅姑(公婆),以探听虚实:在老师您眼里,我小朱朱到底有多少斤两?能不能一举高中?

 

朱庆余诗中用的是比喻体,张籍仍比喻体作答:把朱庆余比作“越女”,把他的诗比作“菱歌”,用“一曲菱歌敌万金”表明对其才华的赏识。意思是你本来就很美,才情如此之高,何愁不能一鸣惊人一飞冲天!暗示他不必为考试担心。

 

学生问得巧,老师答得妙。师生之间精彩互动,可谓珠联璧合,成就诗坛一段千古佳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