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非典型性解读(十三)
(2015-09-02 08:49:33)
标签:
文化红楼梦解读 |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芹菜语曰:
这日夜间,正和平儿灯下拥炉倦绣,早命浓薰绣被,二人睡下,屈指算行程该到何处,(夫行千里妻牵挂,琏二爷你有感知么?)不知不觉已交三鼓.平儿已睡熟了。(平儿心说,你想“你的”老公,我先睡了。呵呵)凤姐方觉星眼微朦,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来,含笑说道:“婶子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子,故来别你一别。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子,别人未必中用。”(醒着时刚放下丈夫,梦境中好闺蜜造访了,凤姐真的是很忙的。不过,可卿的托梦非同小可,她在明确地告知凤姐两件事:第一,自己要死了,因不舍婶子兼好朋友,故来一别;第二,为了贾府的兴衰,俺可卿可是操碎了心啊)
凤姐听了,恍惚问道:“有何心愿?你只管托我就是了。”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凤姐的能力杠杠的,谁说女子不如男?不服不行啊)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这道理大家都懂,可是不还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说么?)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可卿这番肺腑之言可谓痛彻心扉,在深谋远虑方面,可卿似乎比凤姐更是技高一筹,只可惜红颜命薄啊!贾府的颓势不可避免了)凤姐听了此话,心胸大快,十分敬畏,(没想到可人儿还有这一番宏论,不禁肃然起敬)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从来真英雄不嫉妒英雄,反而是惺惺相惜的。没才能不自信的人才嫉妒别人))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日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永全了。”(可卿赞凤姐是脂粉队里的英雄,可卿本人何尝不是?这一番忧虑及谋划,贾府男人们谁敢比试比试?)
凤姐便问何事。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可卿死前最为放不下的两件大事,一是祭祖,二是教育。可卿可入圣人行了)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可卿这是在钻政策空子啊,聪明!)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家塾还可延续。一举多得,妙!)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居安思危”不仅仅是皇帝的专宠,人人都有分的)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的确荣耀得很呢)要知道,也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这么重要的话你咋不说三遍呢?)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秦可卿的临终告诫,到底有没有惊醒梦中人呢?)凤姐忙问:“有何喜事?”(可叹凤姐只关注眼前的喜事,比可卿略逊一筹。贾府颓败是必然的了)秦氏道:“天机不可泄漏.只是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因念道:
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作者故意泄露可卿死得蹊跷,并非生病而死那么简单)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之恩,莫不悲嚎痛哭者。(孝顺、温和、慈爱、体恤,集贵族少奶奶的优秀品质于一身,而且是贾母心目中“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秦可卿怎么看都不像不守妇道的人。那么,她和公公贾珍之间的关系怎么解释?贾珍,问你呢)
闲言少叙,却说宝玉因近日林黛玉回去,剩得自己孤恓,也不和人玩耍,每到晚间便索然睡了。(前面写王熙凤离了贾琏,每晚是“胡乱睡了”;这里写宝玉离了黛玉,每晚是“索然睡了”。前者是年轻夫妻,后者是情投意合的兄妹——至少在外人眼里是,惊叹于作者的用词吧?)如今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奔出一口血来。(梦境照进现实,贾宝玉与秦可卿的深层关系一直难解)袭人等慌慌忙忙上来㨨扶,问是怎么样,又要回贾母来请大夫。宝玉笑道:“不用忙,不相干,这是急火攻心,血不归经。”(古之人仿佛人人都能说出一番中医理论来,一如现在的发烧感冒大家都知道买什么药吃)说着便爬起来,要衣服换了,来见贾母,即时要过去。袭人见他如此,心中虽放不下,又不敢拦,只是由他罢了。贾母见他要去,因说:“才咽气的人,那里不干净,二则夜里风大,等明早再去不迟。”宝玉哪里肯依。贾母命人备车,多派跟随人役,拥护前来。(宝二爷的固执要惊动多少人啊)
贾珍见父亲不管,亦发恣意奢华。(且看他如何奢华)看板时,几副杉木板皆不中用。可巧薛蟠来吊问,因见贾珍寻好板,便说道:“我们木店里有一副板,叫作什么樯木,出在潢海铁网山上,作了棺材,万年不坏。这还是当年先父带来,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曾拿去。现在还封在店内,也没有人出价敢买。你若要,就抬来使罢。”贾珍听说,喜之不尽,即命人抬来。(奢华一,别人买不起也不敢买的棺木他毫不犹豫地要了)大家看时,只见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珰如金玉.(的确非同一般)大家都奇异称赞。贾珍笑问:“价值几何?"薛蟠笑道:“拿一千两银子来,只怕也没处买去。什么价不价,赏他们几两工钱就是了。”(有钱人就是这么任性)贾珍听说,忙谢不尽,即命解锯糊漆。贾政因劝道:“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殓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贾政看不下去了,作为叔叔,到底要提醒下)此时贾珍恨不能代秦氏之死,这话如何肯听。(不听也就罢了,“恨不能代秦氏之死”,曹公您是故意这么“漏”的么?)因忽又听得秦氏之丫鬟名唤瑞珠者,见秦氏死了,他也触柱而亡。此事可罕,合族人也都称叹。(重点是“可罕”,为什么可罕?)贾珍遂以孙女之礼敛殡,一并停灵于会芳园中之登仙阁。小丫鬟名宝珠者,因见秦氏身无所出,乃甘心愿为义女,誓任摔丧驾灵之任。贾珍喜之不尽,即时传下,从此皆呼宝珠为小姐。那宝珠按未嫁女之丧,在灵前哀哀欲绝。(可卿两位贴身丫鬟表现如此激烈为哪般?)于是,合族人丁并家下诸人,都各遵旧制行事,自不得紊乱。
贾珍因想着贾蓉不过是个黉门监,灵幡经榜上写时不好看,便是执事也不多,因此心下甚不自在。可巧这日正是首七第四日,早有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先备了祭礼遣人来,次后坐了大轿,打伞鸣锣,亲来上祭。(想曹操,曹操到了)贾珍忙接着,让至逗蜂轩献茶。贾珍心中打算定了主意,因而趁便就说要与贾蓉捐个前程的话。(奢华二,为了撑门面,更为提高丧事规格,不惜为贾蓉买个官位)戴权会意,因笑道:“想是为丧礼上风光些。”贾珍忙笑道:“老内相所见不差。”戴权道:“事倒凑巧,正有个美缺,如今三百员龙禁尉短了两员,昨儿襄阳侯的兄弟老三来求我,现拿了一千五百两银子,送到我家里。你知道,咱们都是老相与,不拘怎么样,看着他爷爷的分上,胡乱应了。还剩了一个缺,谁知永兴节度使冯胖子来求,要与他孩子捐,我就没工夫应他.既是咱们的孩子要捐,快写个履历来。”(堂而皇之卖官,而且是太监,真是让人崩溃)贾珍听说,忙吩咐:“快命书房里人恭敬写了大爷的履历来。”小厮不敢怠慢,去了一刻,便拿了一张红纸来与贾珍。贾珍看了,忙送与戴权。看时,上面写道:
江南江宁府江宁县监生贾蓉,年二十岁。曾祖,原任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祖,乙卯科进士贾敬,父,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这也是“履历”?分明是家世背景介绍嘛)
接着,便又听喝道之声,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来了。(老太太贾母的娘家人来了)王夫人、邢夫人、凤姐等刚迎入上房,又见锦乡侯,川宁侯,寿山伯三家祭礼摆在灵前。(官员间互有联络)少时,三人下轿,贾政等忙接上大厅。如此亲朋你来我去,也不能胜数。只这四十九日,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好不热闹!这等荣华风光几家能有!)
贾珍命贾蓉次日换了吉服,领凭回来。灵前供用执事等物俱按五品职例。(贾蓉买来官位,老婆丧事的等级上来了,而且是名正言顺)灵牌疏上皆写“天朝诰授贾门秦氏恭人之灵位”。会芳园临街大门洞开,旋在两边起了鼓乐厅,两班青衣按时奏乐,一对对执事摆的刀斩斧齐。更有两面朱红销金大字牌对竖在门外,上面大书:“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不管怎样,这官位还是要显摆显摆的)对面高起着宣坛,僧道对坛榜文,榜上大书:“世袭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御前侍卫龙禁尉贾门秦氏恭人之丧。四大部州至中之地、奉天承运太平之国,总理虚无寂静教门僧录司正堂万虚、总理元始三一教门道录司正堂叶生等,敬谨修斋,朝天叩佛”,以及“恭请诸伽蓝、揭谛、功曹等神,圣恩普锡,神威远镇,四十九日消灾洗业平安水陆道场”等语,亦不消烦记。(僧、道齐来,念经的念经,唱道的唱道,咋热闹咋整呗)
只是贾珍虽然此时心意满足,但里面尤氏又犯了旧疾,(什么旧疾,分明是生气了撂挑子嘛)不能料理事务,惟恐各诰命来往,亏了礼数,怕人笑话,因此心中不自在。(美中不足,真是烦心)当下正忧虑时,因宝玉在侧问道:“事事都算安贴了,大哥哥还愁什么?”(宝玉年龄不大,倒会察言观色)贾珍见问,便将里面无人的话说了出来。宝玉听说笑道:“这有何难,我荐一个人与你权理这一个月的事,管必妥当。”(更会举荐人才呢)贾珍忙问:“是谁?”宝玉见座间还有许多亲友,不便明言,走至贾珍耳边说了两句。贾珍听了喜不自禁,连忙起身笑道:“果然安贴,如今就去。”(贾珍心说,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说着拉了宝玉,辞了众人,便往上房里来。
可巧这日非正经日期,亲友来的少,里面不过几位近亲堂客,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并合族中的内眷陪坐。闻人报:“大爷进来了。”唬的众婆娘唿的一声,往后藏之不迭,(当指平辈晚辈妇女,那时男女授受不亲哦)独凤姐款款站了起来。(这凤辣子的称号可不是白给的)贾珍此时也有些病症在身,二则过于悲痛了,因拄个拐踱了进来。(哭得泪人儿一般,当然悲痛啦)邢夫人等因说道:“你身上不好,又连日事多,该歇歇才是,又进来做什么?”贾珍一面扶拐,扎挣着要蹲身跪下请安道乏。邢夫人等忙叫宝玉搀住,命人挪椅子来与他坐。贾珍断不肯坐,(状其情真意切)因勉强陪笑道:“侄儿进来有一件事要求二位婶子并大妹妹。”邢夫人等忙问:“什么事?”贾珍忙笑道:“婶子自然知道,如今孙子媳妇没了,侄儿媳妇偏又病倒,我看里头着实不成个体统。怎么屈尊大妹妹一个月,在这里料理料理,我就放心了。”邢夫人笑道:“原来为这个。你大妹妹现在你二婶子家,只和你二婶子说就是了。”(呵呵,不干我事)王夫人忙道:“他一个小孩子家,何曾经过这样事,倘或料理不清,反叫人笑话,倒是再烦别人好。”(半是客套半是真,毕竟凤姐以前未主持过这么大场面的事)贾珍笑道:“婶子的意思侄儿猜着了,是怕大妹妹劳苦了。若说料理不开,我包管必料理的开,便是错一点儿,别人看着还是不错的。从小儿大妹妹玩笑着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又在那府里办事,越发历练老成了.我想了这几日,除了大妹妹再无人了。婶子不看侄儿,侄儿媳妇的分上,只看死了的分上罢!”说着滚下泪来。(提到死者又流泪,贾珍对儿媳的爱是真的,如假包换!)
王夫人心中怕的是凤姐儿未经过丧事,怕他料理不清,惹人耻笑。(担心的有理)今见贾珍苦苦的说到这步田地,心中已活了几分,却又眼看着凤姐出神。(毕竟人家请的是她呀)那凤姐素日最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虽然当家妥当,也因未办过婚丧大事,恐人还不伏,巴不得遇见这事。(要强好胜的人看过来)今见贾珍如此一来,他心中早已欢喜。先见王夫人不允,后见贾珍说的情真,王夫人有活动之意,(先察言观色)便向王夫人道:“大哥哥说的这么恳切,太太就依了罢。”(再接活)王夫人悄悄的道:“你可能么?”凤姐道:“有什么不能的。外面的大事已经大哥哥料理清了,不过是里头照管照管,便是我有不知道的,问问太太就是了。”(自信心满满的)王夫人见说的有理,便不作声。贾珍见凤姐允了,又陪笑道:“也管不得许多了,横竖要求大妹妹辛苦辛苦。我这里先与妹妹行礼,等事完了,我再到那府里去谢。”说着就作揖下去,凤姐儿还礼不迭。(一个是真心相托,一个是跃跃欲试,成交!)
贾珍便忙向袖中取了宁国府对牌出来,命宝玉送与凤姐,(让人办事当然要给权力人家)又说:“妹妹爱怎样就怎样,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执行权不受阻碍)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奢华三,大把花钱)二则也要同那府里一样待人才好,不要存心怕人抱怨。(该狠则狠,严厉些更好)只这两件外,我再没不放心的了。”凤姐不敢就接牌,只看着王夫人。(等指示呢。心机表做事不会莽撞)王夫人道:“你哥哥既这么说,你就照看照看罢了。只是别自作主意,有了事,打发人问你哥哥、嫂子要紧。”(领导发话了)宝玉早向贾珍手里接过对牌来,强递与凤姐了。(何须强递,凤姐只是碍于王夫人在不好意思接得太快罢了)又问:“妹妹住在这里,还是天天来呢?若是天天来,越发辛苦了。不如我这里赶着收拾出一个院落来,妹妹住过这几日倒安稳。”凤姐笑道:“不用。那边也离不得我,倒是天天来的好。”(能者多劳啊,没办法)贾珍听说,只得罢了。然后又说了一回闲话,方才出去。
一时女眷散后,王夫人因问凤姐:“你今儿怎么样?”凤姐儿道:“太太只管请回去,我须得先理出一个头绪来,才回去得呢。”(重任在肩,自己不再是看客了)王夫人听说,便先同邢夫人等回去,不在话下。
这里凤姐儿来至三间一所抱厦内坐了,因想: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不知凤姐如何处治,(这些问题一时半会能理得清么?可知凤姐人虽在荣府,宁府的状况她早已是心知肚明,只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罢了,如今既然临危受命,咱一定要做给人看看,不做好哪对得起自己的能耐!)且听下回分解。正是:
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若单论才华,凤姐当然不输于男子。然而德行呢?《国语.晋语六》:“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福而服者众,必自伤也。”凤姐真该多读点书长点见识的啊)
前一篇:贾宝玉不是个好儿子
后一篇:红楼梦之李纨——桃李春风结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