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莫怨东风当自嗟”
(2015-07-21 08:41:26)
标签:
红楼梦文化品读 |
林黛玉原本不该多愁善感、自伤自悼的呀,因为在许多方面,她有着其他姑娘们不可比拟的优势:
论外貌,她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闲静处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连人称薛家大傻子的薛蟠乍一见到“风流婉转”的她居然惊得“酥倒在那里”。
论才情,林黛玉自小在家中被父母“爱如珍宝”,“且又见她聪明清秀”,专门为她请了家教,也就是曾经颇被甄士隐赏识的贾雨村。后来在大观园姑娘们的“赛诗会”上,她的诗作也只有薛宝钗能与其抗衡。
论出身,林家虽不似贾府这样的豪门贵族,但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毕竟是前科探花----全国高考学子中的第三名,且父亲的父亲的父亲们都是朝廷命官,虽不是十分有钱,这样的家庭背景足以让人自豪自傲。
论处境,林黛玉虽不出自贾府,但她是贾府老祖宗、至尊长者、权威人物贾母的嫡亲外孙女,贾母视她如孙子宝玉一样的宝贝。每每吃饭或女眷们围坐在贾母身边说笑取乐时,都可见宝玉黛玉侍坐在这位老祖宗左右。这样的待遇迎春姐妹们是不敢想象的,更别说史湘云以及没有血缘关系的薛宝钗了。贾母恩宠的人,别人会怎样?巴结讨好还来不及呢,哪敢轻视!
偏偏林黛玉的心灵容易受伤,常常悲悲切切,总有寄人篱下之感。让林黛玉耿耿纠结于心的,只因为她父母早逝,又无亲兄弟姐妹相伴。这是她遇事爱钻死胡同的表现。属于感情脆弱,缺少积极阳光心态的那一类人。其实与大观园其他女子相比,林黛玉的处境要温暖得多。没有父母兄弟姐妹,她有外祖母的疼爱,有贾府内部当家人惯看贾母脸色行事的王熙凤的照顾,有贾宝玉的体贴呵护。而别人呢?史湘云"襁褓之中父母违”,跟着叔叔婶婶过节俭日子,在家时晚上常常要亲自做女红到深夜;薛宝钗家境富裕,但没了父亲,哥哥是个败家子,年纪轻轻的她要为家事操心,为母亲分忧;迎春倒是父母哥嫂都有,可是谁关心过她?亲嫂子王熙凤对待她还不如其他姐妹呢;探春的母亲是“倒三不着两”的赵姨娘,兄弟贾环跟他们的母亲差不多惹人厌;惜春似乎被哥哥嫂子贾珍尤氏扔进了大观园,再也不闻不问。。。。。如果林黛玉能设身处地的站在这些姐妹们的角度想一想,她自己的不幸并不比她们更甚;如果她能换位思考,她就不会太过敏感多疑、自伤自悼,至少在她的少女时代,她应该是阳光快乐的。
性格决定命运。林黛玉的悲剧,是那个社会的悲剧,更是她的悲观消极的个性造成的。正如她自己抽到的的一张签上的暗示:莫怨东风当自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