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雷人的岂止董教授?

(2011-04-08 16:54:59)
标签:

杂谈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说这句话的北京师范大学董藩教授近日红了,唾沫与口水齐飞,可能让他“红”的有点找不着北了;听这句话的平庸如我等者懵了,被这句话给击得晕头转向了。万幸的是,我等无缘做这位教授的学生,否则,今生岂敢去见恩师?只能战战兢兢苟延残喘于某个不被教授知道的角落好了。

 

青少年当然应该有理想,即便是难以实现的高远目标都不妨去畅想一番,“年少轻狂”我觉得是正常的,而且是应该鼓励的。但是,理想归理想,我们付出过努力过,如果最后实现不了,也算是尽人事听天命了,岂能因为达不到目标就“无颜见江东父老”?4000万是个什么概念?教授的话如果不是为了炒作,就是要逼死他的学生了。

 

无独有偶,今天去同城另一所高中参加高三考前复习教学研讨,听示范课时,一间教室的黑板上方悬挂的横幅使我猛的一震————人生拒绝接受平淡!放眼全世界,绝大多数人的一辈子活的平平淡淡,活的轰轰烈烈者只占极少数。在这样的“箴言”激励下学子们如果经历过奋斗后最终成就不了非凡而又拒绝接受平淡的话,啊、那他们该怎么办?都去学项羽抹脖子去?

 

青年人需要激励,但激励的话语不要说的太过血腥。比如上面的话语如果换成“当你40岁时,最好有4000万的进账”“人生应该成就辉煌”,是不是给人留下的后路更宽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