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科学术语胎教胎儿现代科学孟子中国 |
普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聪明、漂亮、活泼。特别是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力超群,才能出众,以便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人才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必须从胎儿做起。胎儿具有惊人的能力,为开发胎儿这一能力而施行的胎教,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
现代医学证实,胎儿确有接受教育的潜在奇能,科学地、适度地给予早期人为干预,可以使胎儿各感觉器官在众多的良性信号刺激下,功能发育得更加完善,同时还能起到发掘胎儿心理潜能的积极作用,为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奠定下良好基础。胎教一词在准父母的心中愈来愈受到重视.
那么,胎教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产物吗?
其实"胎教"一词并非现代科学术语,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胎教”的说法由来已久。古人认为,胎儿在母体中能够感受孕妇情绪、言行的感化,所以孕妇必须谨守礼仪,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名为胎教。据说周文王的母亲妊娠时,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恶言;周成王的母亲怀孕期间,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独居不倨,虽怒不骂.
中国历史上教子最成功的母亲孟母也深深体会到“胎教”的重要,《韩诗外传》就载有她的一段话说:“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
“孟子能成为“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他的母亲功不可没。孟子的母亲是位伟大的女性,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