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文化谈天说地 |
读到一篇感觉很受用的文字,特转了来,以享博友.
你不知道的事多着呢
丁肃清
你不知道的事多着呢.这是一位朋友赠给我的一句话,是挖苦也是劝戒,我把它作为我的座右铭.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丁肇中有句习惯语:我不知道.圣人孔子也说过类似的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是知也.人类对自我知道的本来就少得可怜.
因为不知,作用求知.人们求知的欲望是贪婪的,对得到的东西总是不满足,而且是得寸进尺,是得陇望蜀.想得到的多,想知道的多,负担就多,痛苦就多,软弱就多.事实上,财富,包括知识的积累反而妨碍幸福.叔本华说:保存财富常给人带来许多不可避免的悬念.
谁都不知道明天将会发生什么.悬念让人憧憬,让人奋进;悬念也让人沉重,让人痛苦.
得到什么,就需要承受得到而带来的一切负担,得到荣誉和财富,也得到压力和耻辱.比如法国国会某人挨了一记耳光,它的回响会从欧洲这一端传到那一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事物统统都是相反相成的矛盾.其实诺贝尔奖获得者并不比一个傻子幸福和快乐.连同旧约的作者也犯类似的矛盾,他们一面说愚人的生活比地狱还糟,另一面又说,知识越多,徒增烦恼.智慧愈高,痛苦愈深.
哲人的心性最高,可是哲人却最不幸和痛苦,比如古代的那些哲学家们大都是独身.以此类推,搞现代哲学的人们,其烦恼和痛苦也好不到哪儿去.人们内在心性具备的越多,求之于别人的东西也就越少;或者说,别人能够给予他的东西也就越少,这便是产生曲高和寡的原因.黑人在智力的比例尺上处于最底层,所以黑人是顶爱群居的一类.有的时候,,茹毛饮血也是一种幸福,而穿金戴银却又痛不欲生.
幸福和快乐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对多少的满足.不要指望能够垄断知识和才学,或者指望能够垄断地位和财富,或者指望能够通晓所有的事情.
人的智商是有限的,智商随着年龄而丰富和增长,年纪轻好不到时候,年纪大了又过了时候,真正地认识自己与自己的现状永远也不合拍.
人不能认识自己,也同样不能真正地认识别人.因为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都存在着差别,人们期望彼此亲近,彼此亲近就需要缩小这种差别,缩小这种差别的办法只能是伪装,伪装得越是严密就越接近于完美.
靠近真实和真理是危险的,除非社会人完全摒弃了掩饰和伪装.靠近真实和真理是危险的,就像是人们离不开太阳却无法靠近太阳一样.
令人遗憾愤怒或耻辱的是:人们每天每20分钟就要撒一次谎,人每年至少要做三百六十件傻事,而做傻事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很聪明,这就是生活的魅力.人们在撒谎中生活,也在做傻事中生存.
最幸福的莫过于不知道,最美丽的莫过于知道了不多想.
前一篇:过早凋零的花朵
后一篇:忙忙碌碌,阅卷也快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