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趣味/幽默古文算术休闲谈天说地 |
古代文学作品中,提到女孩子的年龄,往往会说"年方二八"或"年华二九".读到此,你千万不要以为人家已经28,29岁了,古代女人在二十八九岁的年纪多半是孩子一大堆了,因此也意味着年龄一大把了.实际上,"二八"“二九”这两个数字在文学语言中是乘法关系,是说女孩子芳龄刚刚16岁18岁,正青春着呢.
在古文中,类似用法很常见。如明朝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有“三五之夜,明月半墙”的句子,这“三五之夜”就是阴历十五月圆之夜。
明代另一位才子、广东南海的状元伦文叙为苏东坡所画的《百鸟归巢图》题写的诗与解诗相类似:“天上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石食。”“天上一只又一只”是两只;“三四”为十二只,“五六”乃三十只,“七八”为五十六只,四组数字相加,恰为百只,正好暗合了画中的“百鸟”之数。此诗构思奇巧,令人读之拍案叫绝,可看作是算术式数字诗中一个很好的例子。
两个数字也有构成除法关系的。如“脱逃者未及百一”,就是说,逃跑脱险的还不到百分之一。前面的“百”是除数(即分母),后面的“一”是被除数(即分子)。
两个数字连在一起构成的乘除关系在形式上很好辨认:小数在前大数在后的一般是乘法关系(如“三五”、“二九”等),大数在前(一般是“十”、“百”、“千”、“万”等数字)小数在后(一般是“一”)的是除法关系。
当然,数字连用也有加法关系的:如“老身今年六十有五”,有了这个“有”字,就必须把前面的“六十”加上后面的“五”,表示说话者今年六十五岁了。